兴发集团(600141)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安全环保高压严管等困难和压力,抢抓市场有利机遇,科学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8.55亿元,同比增长13.29%,实现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增长32.69%,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26.46%。 报告期内,受行业景气度提升以及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有机硅产品市场价格在前三季度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同时因2017年下半年有机硅装置技改扩能顺利完成,产量明显上升、消耗显著下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对公司业绩的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此外,公司抢抓北美石油产量增加带来的油田杀菌剂行情快速上涨机遇,加大THPS(可作为油田杀菌剂)销售力度,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瓮福蓝天、兴发金冠等公司参股联营公司2018年经营业绩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为公司贡献良好的投资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控制项目投资风险,聚焦高质量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一批环保治理、转型升级项目建设。襄阳兴发高纯氧化钙项目建成投产,为襄阳园区减亏探索了新路径;龙马磷业黄磷尾气综合利用、兴福电子副产氢气综合利用、电子级四甲基氢氧化铵等项目基本建成,有效提升了安全环保水平,为企业增加综合经济效益创造了良好条件;300万吨/年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及深加工、有机硅技术改造升级项目、2万吨/年次磷酸钠技改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新增专利授权83项,累计拥有专利授权378项;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成为湖北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甲基氯硅烷单体及其基础聚合物生产关键技术"和"工业黄磷生产电子级磷酸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项成果分别获得湖北省和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合作开发的二维新材料黑磷取得重大突破,黑磷晶体制备单次单管突破30g,黑磷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资本运作取得新进展,财务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非公开发行股票圆满完成,募集资金14亿元,资本实力大幅增厚;并购内蒙腾龙,优化草甘膦产业布局,完成湖北泰盛、宜昌金信、内蒙腾龙股权调整,增强了草甘膦产业协同效应;出售店子坪磷矿,有效盘活闲置资产;5亿元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公司债获批,公司债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调增至AA+。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信息化,内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动态完善公司内控制度,持续开展内控自我评价,确保公司内控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财务共享一期、资金管理三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上线及海运费招标系统推广,不断提升信息系统对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8.55亿元,同比增长13.29%;实现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增长32.69%。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精细化工为发展方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强化安全环保管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努力建设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化精细化工企业。 (三)经营计划 2019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确保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为零。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深入推进安全环保管理。一是在安全管理方面。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方位压 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完善安全管理队伍,择优充实安全管理队伍;切实加强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加强生产现场标准化管理和重点单位、重点岗位和重点部位的管控;持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预案随时处于"热响应"状态,提高全员应急救援能力;持续推进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新建项目优先选择成熟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完善化工生产单位独立安全仪表系统,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二是在环保管理方面。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三同时"工作,按行业标准建设环保设施,进一步提高环保装置运行效率;强化环保日常监管,加强对各单位废气、废水和固废处理情况进行检测,随时掌控三废排放情况。 2.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宜昌园区持续推进有机硅、草甘膦、甘氨酸等主要产品的技改提升, 加强产品综合竞争力;宜都园区重点围绕300万吨/年中低品味磷矿选矿及深加工项目建设,统筹抓好生产组织和配套技改,积极开发肥料新品种;精细磷酸盐板块充分利用公司多产品组合可调剂优势,扩大效益高的产品产量,实现效益最大化;矿山板块要着力打造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大力推行矿山机械化、智能化,科学组织矿山生产,有效提高作业效率;水电板块稳步推进电站增效扩容及外送工程建设;新材料板块做大做强,重点培育电子化学品、有机硅下游、有机磷阻燃剂等产业。 3.抓好生产提质增效。宜昌园区要坚持抓技改、降成本、控费用、提效益,持续提升园区经 营水平。宜都园区要围绕磷酸平衡,抓好PPA和磷铵生产组织工作,最大限度提升园区效益,确保实现扭亏;加强产销衔接,统筹抓好磷铵产品的内外销工作;精细磷酸盐要积极开发功能性磷酸盐、复配磷酸盐等高端产品终端市场,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提高海外平台运营效益。矿山板块要主动适应磷矿石政策变化,优化生产组织调度,确保矿山稳定生产;加强对磷矿石市场的研判分析,统筹好磷矿石价格、销量及核心客户维护的关系,抓好自产磷矿石销售。 4.抓好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及前沿技术研发,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 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开发高端复配磷酸盐、高端有机硅下游新产品、新型IC级产品、新型肥料技术研发;二是抓好三废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三是开完善公司选矿技术手段,提高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率;四是继续研究草甘膦高效催化合成工艺,提高草甘膦收率并减少废水产量。 5.抓好企业规范治理。持续推进"三会"规范运作,提高决策和运营效率,积极探索国有企 业改革。积极适应资本市场监管形势变化,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内部报告和内幕信息登记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规范关联交易,规避同业竞争;完成公司章程修订。强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日常运作,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督和专业作用。全面实施内控评价和风险管理工作;严格预算编制和执行,强化非生产性费用控制;开展多渠道融资,加强资金管理和调度,最大限度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科学制定投资计划,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安全环保风险。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三峡库区和长江沿岸,部分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随着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及长江大保护深入推进,安全环保监管呈现持续高压态势,公司 依然面临较大的安全环保压力。 为应对此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安全环保投入,不断充实安全环保人才队伍,大力推进科技攻关破解安全环保技术瓶颈,加强安全环保意识与技能培训,聘请专业机构对公司安全环保进行诊断并持续改进提升,切实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2.财务风险。随着公司快速发展,负债规模持续攀升,资产负债率总体偏高,财务成本居高 不下。 为应对此风险,公司将严格控制项目投资,积极开展多渠道融资,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协调,着力优化公司债务结构,同时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持续增加权益性资本。 3.市场风险。随着化工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导致公司部分产品价格下跌,盈利能力 减弱,公司利润率面临下降风险。 为应对此风险,公司一是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有效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确保安全稳定生产,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二是科学研判市场行情走势,积极抢抓有利市场机遇,科学制定营销策略,努力提高销售价格,最大限度提高经营效益;三是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快破解关键技术瓶颈,不断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公司产品提档升级;四是严格预算管理,强化费用管控,积极开展增收节支、小改小革等活动,着力向内挖潜增效。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精细化、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思路,持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10个国家重点项目、15个省级重点项目;截至目前拥有核心专利37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6项技术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50项。其中黄磷和草甘膦清洁生产技术攻克行业重大技术难题,功能性磷酸盐生产技术国际先进;自主开发电子级磷酸、硫酸生产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系蚀刻液系列产品国产化,并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湿法磷酸精制、磷矿厚大矿体开采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黑磷研发,是国内首家参与研发二维新材料黑磷及其应用技术的企业。 (二)资源与成本优势公司总部地处湖北省宜昌市,磷矿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磷矿资源主要 分布在夷陵、兴山、远安三县(区)交界处。截至2018年,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石储量2.30亿吨,拥有处于探矿阶段的磷矿石储量2.47亿吨,丰富的磷矿资源为发展磷化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公司拥有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7.43万千瓦,丰富的水电资源能够为兴山区域化工生产提供成本相对低廉、供应稳定的电力保障。 (三)产业链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形成了产品规模较大、产品种类较全、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链,现有食品级、牙膏级、医药级、电子级、电镀级、工业级、饲料级产品13个系列369个品种,是全国精细磷产品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加快实施以精细化工为核心的多元化战略,全面提高资源和能源自给率,推进磷化工、硅化工、硫化工、氟化工融合发展,形成了"精细化工为主导、资源能源为基础、关联产业相配套"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公司主要循环经济产业链。 (四)市场品牌优势 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在美国、德国、巴西、阿根廷、越南、中国香港等地设立营销平台,市场销售网络日益完善,通过欧洲化学品Reach等资质认证,同陶氏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营销网络遍布亚欧美非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顺利通过高露洁、统一、联合利华、好来等重要客户审核;持续推进品牌创建,荣获"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称号,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入围能源化工领域前50排行榜;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6个,累计达到55个;完成了"四合一"管理体系监督审核,质量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环保节能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绿色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投入,不断提 高节能减排水平。公司自主建设了黄磷清洁生产、尾气净化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废水光催化处理系统、废水MVR处理系统、草甘膦母液处理等环保设施,显著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部分先进技术在行业内得到推广并取得良好实施效果。环保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公司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flexpoint

高端光学测量仪器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

自动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