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我们才不要你的238亿遗产邵逸夫离世4个子女不送终不继承邵氏基金
文 | 顾远山
编辑 | 顾远山
“我们才不要你的遗产!”
2014年,大慈善家邵逸夫去世,可面对父亲高达238亿的巨额财产,一众子女却拒绝得斩钉截铁。
邵逸夫去世
他们在一众“家族”中可谓是一朵“奇葩”,别人为之疯狂,甚至不惜争得“头破血流”的财产,邵逸夫子女连争都不争要都不要。
这一“奇怪”举动,引起了人们好奇。
他们想知道,究竟是因为何种缘由,才会让这些子女对巨款无动于衷。
邵逸夫
可这事儿,还得从邵逸夫与前妻黄美珍的故事说起。
落魄少爷与美娇娘
邵逸夫家以前“阔过”,可到了他这代却日渐式微,再也谈不了“阔”,就连“穷”,都能“穷”出一千个法子。
邵逸夫(年轻)
可纵然如此,邵逸夫心中却有着一个“电影梦”,即便砸锅卖铁,甚至低头求人也在所不惜。
1926年,满怀希望的邵逸夫跟着哥哥们去往新加坡谋求“发展”,并合拍了部叫《珍珠塔》(蝴蝶版)的无声电影。
虽说该电影在“后世”的评价不错,但可惜的是,因为几个兄弟没什么名气的缘故,这部影片的“成绩”甚至可以说惨淡。
别说赚钱了,就连邵家人的成本,都亏了个底朝天。
出师不利的邵逸夫,甚至有了撂担子不干念想。
可有句话是怎么讲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年轻时的余东璇
虽然“该电影”的成绩可谓惨淡,但却引来了新加坡富商余东璇的注意。
他认为这邵姓兄弟虽在如今毫无名气,可在未来却能大有作为。
于是这位富商便给邵姓兄弟们好吃好喝的招待,甚至还拿出了笔“巨款”以做投资。
这在当时邵家人眼中,几乎可以说是得用“命”去还的大恩,可邵逸夫接下来的“言行举止”,却成了对“恩人”的亵渎。
彼时的邵逸夫才二十出头,还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好奇的毛头小子,啥都想看,啥都想碰,丝毫不考虑这背后的代价,毛躁的很。
有一次在余东璇家中做客,邵逸夫还惦记起了那位叫黄美珍的小妾。
当时的黄美珍容貌出挑,一身洁白长裙还将邵逸夫的“魂”给勾走了。
以至于此后的邵逸夫总是借着“拜访”为由,找这位余东璇小妾聊天打趣,
这时间一久,双方也就生出了所谓“情愫”。
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更何况余东璇还是邵家的“大恩人”。
余东璇
在察觉邵逸夫的“过错”后,三哥邵山客便指着他鼻子怒骂:“你瞧瞧,你瞧瞧,你到底干出了个什么荒唐事?!”
甚至还在一众哥哥的帮助下,强制让邵逸夫去负荆请罪。
“这有什么?年轻人情投意合,这是好事。”
谁知这余东璇却不以为意,甚至还撮合起了邵逸夫跟黄美珍。
邵逸夫与黄美珍(右)
结成连理,共渡苦难
在余东璇的撮合下,邵逸夫与黄美珍开始名正言顺地走在一起,虽未成婚,却已有夫妻之实。
1930年,幸得佳人的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并在富商余东璇与黄美珍的帮助下越做越大,甚至还成长为新加坡电影业的龙头之一。
“美珍,美珍,等事业有成,我定予你个名分。”邵逸夫紧握黄美珍的手,含情脉脉尽显深情。
邵氏家族的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但很快,变故就再一次地发生了。
“九一八事变”后,邵逸夫旗下的“天一影业”遭到了巨大打击,不得已之下,邵逸夫只能将伴侣带去香港发展,并于1937年时为其举行婚礼。
新婚后的邵逸夫再次变得意气风发,甚至还敢拍摄有关“抗日救国”的有声电影。
邵逸夫是个商人,却也是一个有骨气有热血的中国人,在见那日寇轮番摧残我神州子民后,即便是他邵逸夫,也想将其“剥皮抽筋”。
邵逸夫恨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齿”,那日寇又何尝不将其视成眼中钉,肉中刺?
只是碍于没有机会才暂时“搁浅”了,针对邵逸夫的残害计划。
1942年,如魔鬼一般的日寇将新加坡攻占,并一举将在新加坡宣传抗日思想的邵逸夫,给抓了个正着,甚至还把他在新加坡的产业,给砸了稀烂。
邵逸夫是个名人,若贸然杀害,将会对“日寇”那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口号产生极其负面的阻碍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将邵逸夫抓走后,那群日寇便尝试用些“微薄”小利,去抛弃邵逸夫的“大义”。
可邵逸夫是什么人?他切切实实有着中华民族的脊梁,不惧威逼,更不屑利诱,即便恼羞成怒的日寇,将他残害得再无一块好肉,但邵逸夫依旧未曾妥协——他心里有中华民族的大义。
邵逸夫在狱中遭受日寇那惨无人道的折磨,而妻子黄美珍则在外想尽了拯救丈夫的办法。
一方面黄美珍坚守着丈夫的邵氏影业,绝不让它落入一众觊觎者之手:另一方面,在外形单影只的黄美珍只得四处求人,不惜花巨大代价将丈夫捞出。
“美珍,有你,是我此生所幸。”在出狱后,邵逸夫所见妻子比以往显得要有些憔悴,让他心忧,更让他心疼。
邵逸夫发誓,他要用此生最大的“善意”去回报这位“贤妻”。
但邵逸夫似乎忘了,时间这东西能改变一切,即便是在当时看来“牢不可破”的某些誓言也是如此。
变心与裂痕
谁能抵得过岁月的力量?人不能,感情也不能。
方逸华
1952年的某夜,45岁的邵逸夫来到自家的夜总会排解忧愁,而也是在这次,邵逸夫遇到了一个能改变他家庭命运的“女人”。
方逸华是位红遍南洋的女歌星,声音婉转动听不说,其容貌也称得上“国色天香”,光是看上一眼,都是种莫大的享受。
或许是相中了这位女歌星,邵逸夫竟亲自邀请方逸华加盟邵氏公司,还给足了礼遇跟面子。
虽说方逸华红遍南洋,但跟这位举足轻重的“大商人”相比,却也只是只无足轻重的“蚂蚁”。
见受如此“礼遇”,方逸华说不动心,那都是假的。
因此,方逸华成了邵逸夫公司旗下的“艺人”,并在此后一直被邵逸夫带在身边相处。
方逸华与邵逸夫
有时“陪伴”是滋生感情的最优解,更别提邵逸夫身边还是方逸华这样“国色天香”的美人了。
“我爱你。”邵逸夫动了情,即便他有着曾与他共受磨难数十年的妻子黄美珍,即便,黄美珍还为他诞下了两儿两女。
但早已人老珠黄的黄美珍,又怎么能比得上年轻貌美的方逸华?
从1957年开始,邵逸夫与方逸华之间,开始了一场为人不齿的“背德”之恋。
纵使原配妻子黄美珍强烈反对,可坠入爱河的邵逸夫却对其不闻不问,甚至还狠心地将黄梅珍与孩子们“丢在”新加坡,而他自己?则与娇美人方逸华一起,在香港尽情玩乐,好不欢快。
二子谈继母
当时的香港是允许一夫多妻(妾)的,因此“尽兴”过后的邵逸夫便与方逸华注册结婚。
只是可怜了那原配妻子黄美珍,连那“邵太太”的名头,都成了邵逸夫顾及“往日”情面,才施舍的“名头”。
二人虽还有夫妻之“名”,可实际上却早已失去了“夫妻”之“实”,其中凄惨可见一斑。
其中凄惨,可见一斑。
孩子们总是心向母亲的,见母亲遭受了如此“背弃”,说不生气那都是假的。
反抗的子女与将逝的富豪
在邵逸夫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是黄美珍一把血一把泪地将四个儿女带大,为了孩子,黄美珍吃尽了苦头,也受尽了委屈。
执意娶妾的邵逸夫
如今邵逸夫发达了,还成了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娱乐大亨,本应该好好享受着清福才对。
可邵逸夫却是怎么回报的?用“赤裸裸”的背叛去伤害这位母亲。
因此,这四位子女与邵逸夫的关系变得愈发疏远,但彻底让子女父亲失望的,却是邵逸夫的态度。
1964年,邵逸夫的长子邵维铭被某新加坡劫匪绑架,并被要求支付高达三百万的天价赎金。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邵逸夫不以为意,甚至还同往日一样与方逸华花天酒地,就仿佛被绑架的并非他的亲生子嗣。
然而被问及原因后,邵逸夫却冷漠地反驳道:“只是绑架而已,没交赎金前能有什么事?”
邵维铭
作为一名“大商人”,邵逸夫看得很清,因此他不会像其他子女那样惊慌失措。
虽然理解父亲的做法,但邵逸夫的冷漠,让一众子嗣都为之心颤,甚至还怀疑起父亲对他们的“爱”。
他们对这位名为“邵逸夫”的父亲,充满了失望。
以至于在黄美珍病故时,邵逸夫的子女甚至没有邀请他参加葬礼,可见子女们对他到底有多么不满。
然而就这还只是邵家矛盾的开端。
1997年,也就是黄美珍病逝的十年后,邵逸夫不顾子女反对,一意孤行地要将方逸华娶为正妻。
此消息一出,邵逸夫子女的怒火,也彻底地被其点燃。
“您甚至连一个名分都不愿留给母亲!”
愤怒的子女再也不愿与父亲联系。
当邵逸夫身体渐衰,精力不再时,自知大限将至的邵逸夫便开始安排财产的分割,甚至是继承人的人选。
可这四位子女却都拒绝了:
“钱是好东西,可我们不能对不起母亲。”
无奈之下邵逸夫便只好将自己那两百多亿的资产全部打入邵氏基金,并将子女们全部选为受益人。
可到了2014年邵逸夫逝世,那些倔强的子女,却依然不肯接受父亲所遗留的“馈赠”——
他们无法原谅父亲的所作所为。
结语:
这些钱的确是笔巨款,庞大到普通人用尽几百辈子都难以赚取。
但为了钱,就能放弃自己的理念?就能放弃掉自己的坚持?这是不可能的,金钱诚可贵,可这世上有远比钱更加贵重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