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士英,台湾某大学的教授,45岁(大约在2001年)开始“存股”,践行价值投资,在退休前后实现了财富自由,至今每年能在台湾股市里领取每年20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43万多)的股息分红。

最近在某视频网站上看到他的访谈介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大概是不用为金钱累心,整个人自然显得神采焕发;学者出身,也让人为他风轻云淡的气度油然生出一分敬佩。

近日偶然得到他的书《我45歲學存股,股利年領200萬》,书的容量不大,但是态度恳切,把他的“存股”经验娓娓道来,在这浮躁的盲目追求金钱享乐的社会里,实在是度人金针——就看你愿不愿意那样做。

谢教授的投资经验,说起来大道至简,就是三个字:

吃股息

又或者可以加四个字:

买好公司

正所谓,字不如数,数不如图。

谢教授在书中贴心地放出几张表格,让人对他的投资经验一目了然。我们来一一拆解一番。

图1 买卖的原则

发现了好公司,怎么判断当前的股价是不是好价格呢?

谢教授定下了5%的年收益率,股息比超过5%就可以是好价格,如下面

图2 好价格的参考标准

买股票是要钱的,当你下定决心当个“存股”族,钱哪里来?

图3 认识你自己,先把钱存起来

图4

存股的过程

,做个行动派,去开户,去开户

谢士英教授在这里介绍了如何开源节流存股,

首先,你有两张卡,其中一张是“生活账户A”(工资卡),月收入①进入A,你先把当月指出②留存着(做好预算,不是马上花掉的意思);剩下的部分③,全部进入“投资账户B”(因为国情不同,国内是签订第三方存管的,所以这里可以理解为转入另外一张银行卡,又或者,直接进入证券账户C)。

之后买入股票,股票的“现金股利”⑤(即分红)汇到账号“证券账户B”,再继续买入股票,形成闭环。

最后你手上的股票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股票数越多,分红越多。

财富自由!

图5、6 财富自由的定义

谢士英对财富自由的定义是:

股息/12=月支出

譬如,你每月需要支出8000,如果你能在股票市场每年获得股息分红10万,那么你可以考虑和万恶的资本家老板说byebye,回家躺平吃股息了。

当然谢士英也不忘告诫股民朋友,万一买入的股票股价下跌,怎么办。

在他看来,股价下跌反而是让“存股”族高兴的一件事,因为你能用比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股数,扩大你的资产,从而在将来获得更多的股息收益。

--------------------------------------------

书中讲述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而且都是能在前辈投资大师的书中看到的。

但是,他做到了。

这是他让人佩服和羡慕的一点。

除了成功,还有什么更有说服力的吗?

作者喜欢和咖啡,在书中他经常把买股票比作种咖啡树。

他的经历充分说明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尽管他的成功经验是在TW,但在国内,类似的成功经验也是不胜枚举。

在这里我不一一列举。

我只想说,朋友,从现在起,要不要一起当个“存股族”啊~

比退休年纪更早的时候退休!

财富自由!

影像测量仪仪

影像测量仪仪

三次元影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