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保健品」和「神药」造成的悲剧,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搜索「保健品+死亡」,都能刷新你的认知。

一、保健品是怎样让人掉进陷阱的?

简单来说,中了非法销售保健品圈套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例中,多数都有两个心态:一曰「怕死」,一曰「缺爱」。

「缺爱」多数是面向中老年人的圈套。老人们上了年纪,子女在外打拼,很难经常回家陪伴,这就有了保健品推销员「趁虚而入」的空间。他们会把老人们(特别会瞄准有充足退休金和经济来源的老人)当成「父母」一样看待,定期上门拜访、送礼、陪同等,照顾得无微不至。

另一方面,保健品推销员还常常使用「讲课」「义诊」「会议」等手段,把老人们聚集在一起,又恰好满足了老人们的社交需求。

这一切,都是为了把「父母」变成「衣食父母」,掏空老人们的积蓄,变成自己的奖金。

这就要利用到人们「怕死」的心态了。「怕死」怎么讲?

医生们可能会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健康需求是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

医学能攻克少数疾病,比如曾经风行一时的天花,但绝大多数疾病,仍然没有被研究清楚——但人们会幻想,「一定是有办法的」。

很多疾病,通过长期规律服药,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控制效果——但人们会幻想,「如果能彻底治愈就好了」。

人类的衰老仍然是自然规律,但健康需求的终极目标,可能是「长生不老」……

而商家的宣传,我们来看一下:

这简直「完美符合客户需求」——即使本身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你有病我有药」,然后拿出自己的保健品。

二、一个权健卷入风波,还会有第二个「权健」补上来

在整个互联网环境中,权健因为「涉嫌虚假宣传、传销」等问题,已经被千夫所指,相关监管部门也已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目前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无法彻底满足大家的医疗需求,落差越大,从中谋利的市场也就越大。

权健是直销还是传销,并不是问题的核心。稍加检索,我们就能发现,从三株口服液、蚁力神,到现在的鸿茅药酒或权健,一个品牌倒下去,总有后继者再站起来,它们可能有不同的营销模式,但「功能」都是相似的。

所以,这一次既不是目前乱象的起点,也肯定不会是终点。

人们对「彻底健康」是有迷信的,无论古今中外。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的伪科学,也有大量的拥护者,直到创始人被法院判决赔偿「酸性体质理论」受害者 1.05 亿美元。

有些时候,这种对「彻底健康」的追求,可以被宗教(或者邪教迷信)来满足,通过仪式性的手段诉诸「众神」或「来生」。但在唯物的语境下,形形色色的「保健品」,披上伪科学的外衣,也达到了同样「慰藉心灵」的效果——一场现代的「造神运动」,简直太容易了:你越相信什么,「神药」就越有什么。

一个保健品的夸大宣传套路,往往和正规的科普,有非常相似的结构,无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经典三段论。

但如果正规科普无法回答「怎么办」呢?保健品们有无数方法可以告诉你。

信中医,接地气,可以包装成这样:古方、天然、秘方、药食同源、食疗……

信科学,高大上,可以包装成这样:磁场、红外、酶、基因、核酸、酸碱体质、免疫力、诺贝尔奖……

甚至可以中西结合,总有一款能命中你的心意。推陈出新,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

三、教你识别「神药」的套路

既然套路满满,那「预防」起来当然也容易。你可以记住这几点,才能不落入圈套:

1、看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是药品;「国食健字」是保健食品,有「蓝帽」标志;什么都没有的,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都是严格禁止宣传治疗功能的,一旦看到,千万要远离。

2、识别夸张宣传。

我们在前面说了保健品常用的包装套路,看到这些词和各种疾病症状同时出现,就要提高警惕。更容易识别的是,一旦宣传中出现对正规治疗手段过度抹黑,比如夸大副作用、「终身服药就是终身不愈」、「医院谋财害命我们是做公益」等,更需要一万个小心。

3、目前的保健食品审核,对「有效性」的评价几乎等于摆设。

即使是在美国,对膳食补充剂的审核,也主要集中在安全性方面。也就是说,通过审核的保健食品,很大程度上也只能说明「吃了不会出问题」,但不要对有效性怀有太高期望,更不能停止标准治疗。

4、如果身体有问题,直接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或者在正规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咨询。

有些文章会指导你「如果产生了哪种不舒服,就该吃什么保健品」,这就可能是陷阱前最好看的诱饵之一。

5、照顾家人的「孝顺」,是关注和陪伴

,而不是一些保健品面向老年人的推广中的「带 xx 保健品回家」。

6、不要用医保购买保健品,

医保是用来救命的,保健品没有这个功能。

7、放平心态,警惕不切实际的期待。

你要知道(可能还要告诉你身边的家人),一些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是正常的;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是正常的;花钱治病最后可能还是会病逝,是正常的;人总是要衰老,是正常的。

尽管与包治百病的海市蜃楼比起来,这非常残酷,但这些生老病死中的人情味儿,才是最正常的。

来源:“阿里健康AliHealth”生活号

作者:医知鹿专家团队

影像测量仪系统

影象测量仪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