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医保卡外借,是挺普遍的事儿。

用自己的医保卡在药店为父母刷点药,或者医保卡借给家人去医院看病什么的,是很多人再日常不过的操作。

但往往就是这种不经意的日常,埋下了麻烦。

1

之前一位朋友来咨询,她先生因为经常用医保卡给父母买药,在某大品牌公司投保时,被拒保了。

明明自己的身体很健康,只是给父母买药就被拒保,太冤了吧?!

冤是冤,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面对这种情况,选择拒保是风险最小、也最经济的方法。

保险公司的逻辑嘛,就是:

被保人的医保卡上已经有了不符合健康告知的用药或就诊记录,那保险公司就已经将其视为非标体。

要证明其为健康体,就得增加成本,如体检,而且有些病很有可能一次两次体检没法确定。

所以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直接拒保,而不是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排除这些疑点。

何况,所谓的“医保卡外借”也只是被保人单方面声称的,这其中也隐含的不低的道德风险。

另外,当被保人的医保卡被借用之时,也会涉及到被保人的诚信问题(使用者与持卡人身份不符),甚至法律问题(社保法不允许,有骗保嫌疑)。

基于以上几点,保险公司对医保卡外借的核保,可能比被保人本身的健康问题还要严苛些。

不过呢,不同的保险公司,核保的标准与尺度会有差异。

一般对医保卡外借的问题,要分

到医院就诊

到药店买药

两种情况。

保险公司在核保时,会根据这两种情况,以及是否涉及健康告知中的疾病,来区分受理。

1. 借用的医保卡就诊和买药都未涉及到健康告知的疾病

比方只是感冒发烧之类的,不管是自己还是借别人使用,这种情况一般不影响核保。

2. 买的药或去医院就诊涉及健康告知中的疾病

如果买的药或者在医院就诊涉及到健康告知的问询,这要麻烦些。

譬如上面那位被拒保的朋友,就是因为买的药涉及到心脑血管疾病。

但不管怎样,为避免日后理赔纠纷,最好还是如实告知,核保通过后再买。

线下产品如此,线上产品也如此。

2

前两年很多线上产品对医保卡外借核保较严,明确不接受医保卡外借投保或核保。

但在激烈的竞争之下, 现在有些公司尝试放宽条件,接受医保卡外借人工核保。

目前线上的保险产品,哪些公司愿意接受医保卡外借核保呢?

我们汇总到6家保险公司:

如果有医保卡外借烦恼的朋友,可以试试这几家公司线上产品的人工核保。

这6家公司的产品,主要涉及重疾险和寿险,性价比略有高低。

单次重疾赔付的产品,横琴人寿无忧人生2020可优先考虑,信泰超级玛丽Max、百年康惠保2020、海保芯爱2号也都不错。

(产品测评参考:

钢铁直男 VS 无忧小姐,重疾险硬碰硬!

多次重疾赔付的产品,信泰的如意人生守护(英雄版)、弘康的爱倍至、百年的超倍保性价比都排在第一梯队。

(产品测评参考:

多次重疾赔付,它值得买。

华贵人寿的定期寿,大麦2020和甜蜜家2020,综合性价比排在前列。

(产品测评参考:

夫妻合体投保,撒狗粮的另一种方式……

因为同样的情况不同公司核保结果会有差异,所以申请人工核保时,一般建议同时向两家及以上的公司申请。

一举三得。

一是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选择其中核保结论和性价比最好产品投保。

二是避免单家公司核保结论不好时,影响后续核保申请。

三是两款产品搭配投保,对理赔更有利,尤其是出现理赔纠纷时。

(譬如我们之前分享过的理赔案例:

【理赔个案】“欺负”保险公司的感觉,好极了!

3

那么对于已投保的人,如果出现因医保卡被借用,导致出现理赔纠纷,该如何处理呢?

别看买保险时感觉消费者是弱势方,但在保险理赔这个问题上,保险公司才是真的弱势群体:

一怕投保人到公司闹事;

二得担心媒体曝光;

三还得考虑不要被银保监会处罚。

即使到打官司了,法官也会更多偏向保单持有人一方。

毕竟拟定条款时你保险公司是强势一方,条款全是你定的,投被保人只是在合同上签下字,到理赔时,法官当然偏向投被保人啊。

甚至有时候,保险公司明明是在理一方,但为了息事宁人,保险公司也会选择“花钱消灾”,比方之前我们写过的折半理赔案例。

所以当出现医保卡外借的理赔纠纷时,投被保人一定要据理力争。

首先确定保险公司的拒赔是否合理。

打个比方,被保人申请“心脏支架”的轻症赔付,如果保险公司以医保卡中有“乳腺结节”的记录,没有如实告知进行拒赔,这种情况就不合理。(关键:未告知的病史对出险的理赔是否有重大影响)

这种情况的概率不大,但也得先排除掉。

如果很不幸,医保卡外借就诊记录病史跟出险相关联,这种情况就很尴尬了,就好比“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即便如此,也得争取下,比方有没体检记录能证明被保人投保前身体是健康的?

如果实在没有,再看看有没其它间接证据吧,尽量争取利益最大化。

毕竟保险公司的拒赔通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讨价还价”——

有拒赔的理由

,当然先发拒赔通知了。

如果双方理由都不够充分,还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折半赔付”(通融赔付)。

说来说去,总之一句话:自己的医保卡最好不要外借。

看似简单的一个操作,不仅让买保险的过程平添许多麻烦,还有被拒保的风险。

如果因此未告知投保,还增加了未来理赔纠纷的风险,当然,在药店买买药(尤其是非处方药)问题倒不是很大。

对医保卡外借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文末留言啊。

关注玩保录,不被保险玩!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

ogp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