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注丨又跑路了安徽一经销商卷走货款8000万安徽近期跑路投资公司
近年来,大经销商破产、跑路、亏损的越来越多,快消品圈子里,能代理大品牌,并且是多支大品牌的经销商,在前几年都是风光无限,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下滑,人口红利消失,行业饱和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感受到经营的压力。
这不,安徽一经销商就卷款跑路了,咋回事?
◀
◀◀
事件 ▶▶▶
跨行多元化经营陷资金困局
安徽一经销商卷款跑路
近日,安徽一经销商席某代理统一、蒙牛、银鹭等一线品牌产品,由于在该区域深耕多年,更是当地行业代表之一,有很多终端超市老板在他这里订货,但最近席某如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各种联系方式都联系不上,没想到他竟然卷款跑路了。
在他这里订货的有489家,共计货款8000多万,无一幸免全都没了。
据知情人介绍,瑞鑫商贸席某的跑路主要原因是
公司在通过多品牌、多元化经营取得快速发展后内部管理没有跟上,在行业环境变化之后,长期积累的管理问题开始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在资金周转方面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今天的结局,不得不令人惋惜。
分析
进入2019年,经销商跑路的事件就没停过,除了经销商本身问题以外,厂家也有一些附带责任:
◀
◀◀
1 ▶▶▶
繁重业绩挤压,经销商喘不过气
有人说压倒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
厂家每年增长的任务量和不停的预付款。
以前叫货到付款,现在都要款先打过去,货才会到,有的厂家更是你打款后,钱就不是你的,经常发来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品项。
而每年的任务不停的增长,特别是一些大品牌,仿佛增长没有止境。尤其是最近这两年,整个快消行业低迷,可厂家的业绩却没下调过。而相较于年年增长的业绩,更让经销商心寒的是串货导致的低价。
代理一线品牌,本身就是只挣个搬运费,而串货更是让很多人连个搬运费都挣不到。任何厂家的产品都不是因为高价死的。产品利润透明了,经销商也好,终端也好,销售积极性就低了。厂家的产品可以没有创新,但一定要守好自己的价。
而在防串货上,很多厂家都是“有心无力”,甚至一些厂家人员认为串货是正常现象,导致市场价格快速走低、透明。而有的经销商则是用一线品牌低价的策略,来带自己的三四线品牌。
低价串货,带来的是虚假繁荣,所有以牺牲利润带来的增长,都是不可取的。
◀
◀◀
2 ▶▶▶
厂家部门腐败问题
“谁家稻田里结的不是粮食”,多少厂家感慨,这市场费用投的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效果是一年比一年差。试问这些费用有多少是投到市场上去了?大多是厂家的经理们把钱转到自己兜里了。
经销商最怕的就是一年中的两节“中秋劫”“春劫”。因为这个时候必须要向厂家经理们意思一下。
更有多少业务,一边拿着公司的工资,一边让经销商发一份。经销商不给,叫不会来事。多少人仗着自己的位置、平台,仗着自己在厂家工作的时间久点,对经销商对下属各种吃拿要卡,而下属也不会白孝敬你的,大多从市场费用从经销商那里获得的。
而这些贪污并不只是存在销售的上下级部门,有一些行政部门同样存在,把每一次走访市场看做发财的机会。
很多时候,厂家不是死于外部竞争,多是由内部腐败死亡。
◀
◀◀
3 ▶▶▶
假货肆虐,厂家不作为
假货,这是经销商头上的又一把钢刀。尤其是现在消费者都很敏感,连谣言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呢,何况是假货。
之所以假货横行,一方面由于各地方的保护政策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厂家的不做为,甚至是有的厂家,为了发展线上电商,减少对实体店的依赖性。对假货还有纵容之嫌。
而一些经销商也会跟造假的结合,把产品掺一半真一半假来销售,这样来降低成本。像这类经销商就属于自己找死,一旦工商和厂家查起来,你的死是必然的。
现在的农村市场还是假货基地,这给了很多电商平台的机会,很多农村电商就以这个为契机,深入乡镇市场,进一步压缩经销商的生存空间。
打假,是厂家和经销商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不然,劣币驱逐良币,经销商和厂家都将死亡。
观点
小编认为,经销商跑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对整个行业造成不好影响。在这个薄利的时代,经销商一定要强大自己的能力,注重团队的培养,营销思路的学习,多听多问多学。
对于代理的品牌,要有明确目标,一线品牌走量,二线品牌走利,三线品牌有暴利,但每个品项不要多,不然资金流转一旦出问题,将死的很难看……
来源:经销商之家
• end •
统筹丨王晓灵
轮值主编丨姚冰冰 编辑丨李坤瑞
美编丨何孟华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
— 合作丨转载丨爆料 —
微信丨397849176
电话丨1863813170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