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几天一直在看梁建章的《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作者的研究结论是:人口数量×人口力×(内部交流+外部交流)=创新力。

创新力当然离不开天才的创见及颠覆性的理论。但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推进肯定要在前人、巨人的肩膀上、基础上去开拓创新。

作者说,一个地区人口越聚集,交流越频发,撞击的思想火花就越多,这个地区和国家才会更具创新。

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一个人口少的的国家,是少有创新的。

中国的少子化,低生育率是世界倒数第二,仅次于韩国,2022年是1.1(替代率为2.1),未来世界人口危机最严重的是中国。

根据作者研究团队娲人口研究智库团队的预测。有高、中、低三种预测。

在低预测情形下,中国中人口将在2023年低至900万左右,2025年跌破800万,2027年跌破700万到2050年,降至493万,2100年仅不到100万,中国现在的出生人口只有印度的一半到21世纪中叶,只有印度的1/3,2100年可能不到印度的1/4。按此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82年被美国反超,到2100年只有美国的2/3,现在中国总人口还是美国的4倍多,可出生人口将在两代人后被美国反超,可见人口衰竭的速度之快。即使美国现在生育率也已显著低于更替水平,仅能维持出水口的基本稳定,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可以吸引大量生育移民。按此预测未来在与美国的科技竞争中,中国的最大优势——人口优势可能丧失。

作者认为,中国政府的人口政策调整迟缓,晚了估计近十年,应该在生育率为1.5-1.6时就应调整人口政策,而且是180度的转弯,从限制生育到大力鼓励生育[呲牙]

作者认为,中国生育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中国财政几乎没有育儿补贴。

第二,中国的教育成本偏高。[呲牙]

第三,中国大城市的住房成本偏高。[呲牙]

中国的生育成本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作者建议,中国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切实有效的教育和住房改革来降低综合的生育成本。

未来政府花在鼓励生育的费用要占GDP到百分之2~5%,如能再大胆一点要到10%最好,也许这才能改变低生育率趋势,才有可能化解少子化、老龄化危机。

我们体制内的,可能要工作到65至70才得退休了。[捂脸]

ogp测量仪测高度

影像仪公司

上海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