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国内体育用品零售上市公司滔搏国际发布了截至2022年8月31日的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告。

财报显示,滔搏从今年2月28日至8月31日半年来的总营收为132.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5.734亿元下降了15.1%;净利润11.45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31亿元下降了19.9%。

图为滔搏上半财年主要业绩数据

滔搏表示,收入的下滑原因主要受疫情导致部分门店无法正常运营以及集团关闭业绩不佳门店等举措影响。

关店857家

裁员达8000人

滔搏是百丽国际旗下的运动业务板块,拥有中国最大且高度下沉的运动鞋服直营门店网络,是Nike在中国市场的最大代理商,覆盖中国30个省份的近270个城市,其中自有门店主要以TopSports和Foss命名,于2019年10月正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截至报告期末,滔搏共拥有6928家直营店,较上一年同期净减少857家,员工数也从上年同期的逾4万名减少至约3.2万名,裁员人数多达8000人。

令投资者和分析师感到担忧的是,为滔搏贡献近90%收入的Nike和adidas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对服饰类产品的热情和需求逐渐趋缓。今年上半年国内GDP增幅2.5%,人均消费支出增长0.8%,人均存款较2021年底增加10%,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却下滑0.7%,其中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别跌幅达6.5%。

财报显示,目前滔搏共和12个运动品牌(阿迪达斯、耐克、彪马、Vans、The North Face、Timberland、鬼冢虎、李宁、斯凯奇、匡威、亚瑟士和Team China)建立了合作,主力品牌占比高达88.1%。

机构仍看好后市

富瑞发布研究报告称:

预计,滔搏及内地体育用品行业股价表现未来将复苏,8月底止中期业绩超出预期,主因Nike及Adidas在7-8月进行大量库存回购,另预计降价促销及旗下大型门店租金获都将获得品牌补贴。

报告中称,Nike在8月底止季度零售额取得同比增长,而滔搏系统库存水平也在进一步改善。

展望未来,该行预计中国运动服装行业将可从库存危机中复苏,今年冬季降价幅度或将改善,其中Nike折扣幅度预将达到20%,低于今年夏季30%降价幅度促销。

阅读延伸:

连续三个季度失守中国市场

财报显示,第四财季耐克营收为12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增长3%。由于供应链中断等问题,耐克的库存在季度末增加了23%,至84亿美元。

2022财年全年,耐克营收达467亿美元,同比增加5%。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至60亿美元。

按品牌分,耐克品牌第四财季销售额同比下滑1%至116.57亿美元,全年收入增长5%至444.36亿美元,匡威品牌第四财季和全年的收入也分别录得1%的下滑和6%的增长至5.93亿和23.46亿美元。

分地区来看,大中华区营收为15.6亿美元,同比下降19%,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同比下降20%。欧洲、中东和非洲销售额则增长9%至32.51亿美元,表现最好的是亚太其他市场及拉丁美洲业务,同比大涨15%至16.8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耐克已连续三个季度失守中国市场。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财季,耐克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降5.2%至21.6亿美元。而再上一财季,耐克大中华区销售收入亦大跌20%至18.44亿美元。

在公布最新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中国市场已然成为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的重点,会上“中国”一词共被提及26次。

据耐克分析,大中华区业绩下滑主要受到由大范围疫情导致的库存、物流及运输成本增加的影响,疫情影响对业务范围的覆盖达60%以上。

耐克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唐若修说:

“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市场和未来的巨大潜力,这一点从未动摇。我们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并通过中国技术中心加强我们的数字化业务能力。”

来源:鞋界教授、环球纺织

影像测量仪厂商

上海影像测量仪

光学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