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于香港中环投行男的一些秘密98港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投行低死人的录取率
(高盛:1.7%,摩根士丹利:1.1%)
却不妨碍它每年吸引一大批迷弟迷妹
原因无非是
(喜欢金融啊,工作高大上啊,想挑战自己,认识优秀的人)
钱!多!
而当各位以为$最多的投行人
都来自纽约、伦敦时
实际上
香港的投行汪才是真正的大富翁赢家
香港,唯一实现税后年薪百万的地方
香港地区投行汪的薪资到底有多高?
高盛香港分析师的工资单
!
平均基本薪资
82.5万港元左右(约等于72.7万人民币)
+
!
平均年度奖金
15.5万港元(约等于13.7万人民币)
=
平均总薪资
98万港元(约等于86.4万人民币)
德银香港分析师的工资单
!
平均基本薪资
90万港元左右(约等于79.3万人民币)
+
!
平均年度奖金
10万港元(约等于8.8万人民币)
=
平均总薪资
100万港元(约等于88.1万人民币)
看样子,香港这不是还没达到年薪百万的标准吗?别急!香港投行汪还有一项独家福利。
为了更直观、更全面地体现薪资差距,下面我们来横向比较一下地球两端,
纽约、伦敦、香港投行汪第一年到手的薪资差距有多大吧。
香港
纽约
伦敦
横向对比更直接
计算下来,除去税金与住房费用后,香港的净工资在$10.1-15.9w之间,纽约大约是$5.0-8.9w,而伦敦约为$4.6-7.3w。
薪资上面,香港毫无悬念地获胜了,
到手收入约是纽约的2倍,是伦敦的2.2倍。
其实论基础工资,纽约、伦敦的基础薪资都比香港高,可是为了留住人才,香港在社会福利上毫不吝惜,简直羡煞所有人。香港只有12%的迷人税率,而纽约伦敦税率却高达30%-40%;同时,香港每年会收到公司一笔数量可观的住房补贴,虽然香港房价高,但这算下来,自己只需再垫一点钱就够。
香港地区的晋升优势大于英美地区
选求职地,可不能只focus薪资这一因素,否则格局就太小了。我们将目光拉长远一点,来比比香港、纽约、伦敦投行的
职业晋升和发展。
在香港,你可以看到中国人做到MD和Partner,即站在投行鄙视链的顶端,而在美国或者英国,在几乎所有投行,
做到高层的中国人都是极少的个位数
。
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
首先,各位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美国/英国投行工作的中国留学生优势不大,求职与升职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上也不如英语母语的本地同学。很多时候都是老外说的词你都懂,但还是很难get到点上。表面上大家和和睦睦,但是人与人之间总是隔着一堵墙,升职又有天花板,整个人都不好了。
而相比之下,中国留学生在香港有英语和普通话(许多投行都要求普通话)两种语言的优势,甚至很多留学生的英语比香港当地人还好,普通话也比香港人好。
近几年来香港投行的招聘态度已经变成除非你会普通话,否则你越来越不可能在香港找到一份面向客户的金融工作。
如上图所示,
78%的香港M&A人士都能流利地说普通话
。而针对IPO业务,香港投行也需要研究人员解读那些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的数据。
此外对于大陆背景的学生来说,近几年来,香港投行业务重心都focus在大陆,香港投行家都专注于帮助大陆公司做IPO、M&A等业务,因此会更加重视和培养国内背景的分析师。另外,毕竟是亚洲人的地盘,做任何事情都比较容易上手。
因此在职业发展方面,
在香港的发展空间更大,更容易晋升。
香港投行
汪
:Money never sleeps.
除了薪资和职业发展,投行的Lifestyle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之一。下面就来看看香港US Bank一年分析师的typical day吧!
Nancy Li
香港外资投行
第1年分析師
Part 1:工作日篇
一般来说我的工作日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
不过几星期前,由于要参与一些紧急的项目,我通常都是凌晨3点,
甚至凌晨4点才离开办公室
。
Part 2:周末篇
香港投行汪不过周末,反正我是不过的,一般周末就是在家wfh。
我周末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帮助执行即时交易;为了临时召开的周一会议提前做准备。
工作忙到死的Nancy,来香港几个月都不知道到兰桂坊要去什么餐厅吃饭,或是香港有哪些爬山的好去处。每天都在中环待到深更半夜的Nancy,也只知道办公室附近方圆百里有什么餐厅。
单纯看文字,是不是要被Nancy忙到死的lifestyle吓到了?其实,该有的社交活动,Nancy还是不会落下的。一般在周五,Nancy也会和同事们小酌几杯。
而且香港的下班饮酒文化非常自由,气氛很放松,想喝就喝,不想喝直接拎包开溜就行。这对于此前亲眼见过伦敦投行喝酒压力有多大的Nancy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对于一心想工作赚钱的Nancy来说,香港还是很不错的。屏幕前的各位,有什么想法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讨论噢~
香港投行接受全世界学生的申请
香港是个海纳百川的求职地区,接受全世界大学生的application,看重美本、美研、英本和英硕,非常喜欢从这类学校的目标校录取学生,也接纳大陆地区学生们的申请~
美国、英国、大陆学生转香港求职已成为主流趋势。
文字解读看这里☟
首先,香港公司极其喜欢美国本科生和研究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申请金融(IBD、S&T、A&M)和Quant类都很占优势。美国Top 30内的院校都会是Target School有申请到~部分排名30-50或者甚至50名之后的学校例如UIUC,IUB,UWM等学校近几年都有学生成功进入香港金融投行圈。
其次,
香港公司也非常喜欢英本、英硕的学生
。
英国本地投行录取的人极少,Headcount还不及美国office的1/10,因此竞争十分激烈,比如一个非G5本科的研究生学生需要和G5本科学霸、G5本科的研究生学霸、美本来英读研的学霸竞争,和这群大神级的同学们争抢职位,申请起来难度自然不低。因此,
学术背景不是很强的英国同学们可以转战香港。
最后就是我们大陆地区学生,大陆地区学生申请香港会较难,因为大陆地区的Target School较少,95%以上是来自清北复交,这其中的70%是清北复交的研究生。因此如果本科不是Target School的同学们,
研究生一定要进Target School才能够提升进入香港金融投行圈的概率
。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也会让香港投行竞争激烈翻了好几倍!
1️⃣竞争人数变多
美国、英国海外疫情不稳定,澳洲、加拿大本地金融工作并不多,而香港作为海纳百川的求职地区,会吸引越来越多国际生。再加上留学人数不断增长,如果要申香港投行,遇到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
2️⃣ 申请香港投行的人实力越来越强了
竞争对手可能是来自美国藤校、G5、大陆地区的985,211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并且随着投行申请信息越来越透明化,商学院的学生所学到的skills,非商学院的学生也能靠各种途径去加强自己的Finance基础,商学院的学生优势变小,同龄人的竞争被无限拉大。
3️⃣ 香港投行自身的申请难度越来越高
因为香港地区的投行面试相比美国,会更加标准化。在美国地区,你可以靠Networking去拿到投行的面试机会,而在香港,Networking的作用却不那么明显。如果想要拿到香港投行Offer,首先要保证你简历质量要过关,然后再去提高自己的Technical和Behaviroal技能。
如何获得香港投行百万年薪的offer?
今年受疫情影响,留学生都解锁网课体验,而由于生活的主旋律变成独自对着电脑屏幕学习知识,不知道周围的同龄人都在做什么,留学生大都感受不到来自求职的peer pressure。
敲警钟!目前香港地区多家投行均已开放2021暑期实习申请 ↓
九大投行:Goldman Sachs, JPMorgan, Morgan Stanley, Credit Suisse, UBS , BofA
精品投行:Moelis
综合投行:HSBC
值得注意的是,
JPMorgan官网上并没有放出2021暑期实习申请通道
, 而是率先在某些学校的招聘网站发出申请信息。
如果你再沉浸在因为疫情难而不想面对求职的情绪中,很可能就会miss高薪行业的求职资讯,白白错过网申机会!JPMorgan就是最好的例子!
还有,现在正是顶级投行狂发面试的日子。要知道,投行一向采取rolling basis,先到先得,当你以为官网标明的网申DDL还早时,很可能投行offer都快发光了!道如何踏入香港中环圈?
WallStreetTequila是最具前瞻性的分享平台
求职故事、留学生活、工作心得
有用的好玩的,都在这儿了
WST Offer榜
官方网站:http://www.wallstreettequila.com
打开官网点击"Offers"
可以查看每一张学员的off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