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于锚具检测这些重要内容一定要看钢绞线内缩量一般是多少
锚具定义
用于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结构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工具,也称之为预应力锚具)。
锚具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市立交、城市轻轨、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大坝、港口码头、岩体护坡锚固、基础加固、隧道矿顶锚顶、预应力网架、地铁、大型楼堂馆所、仓库厂房、塔式建筑、重物提升、滑膜间歇推进、桥隧顶推、大型容器及船舶、轨枕、更换桥梁支座、桥梁及建筑物加固、钢筋工程、防磁及防腐工程(纤维锚具)、碳纤维加固、先张梁场施工、体外预应力工程、斜拉索、悬索等项目工程中。
锚具相关标准
(1)TB/T 3193-2016《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2)JT/T 329-2010《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3)GB/T 14370-20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4)JGJ 85-20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锚具四件套
锚板,夹片,锚垫板和螺旋筋。
锚具夹片是利用锥形楔紧原理将锚具和钢绞线固定,当使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达到设计预应力值,千斤顶慢慢松开,通过均匀收缩移动的钢绞线将锚固件的夹子带入锚板的锥形孔中,形成锚固单元。钢绞线的应力通过锚板、锚固件、锚垫板、螺旋筋传递到建筑物结构形成永久的预应力。
锚具形状分类
(1)圆形锚具:规格型号为:YJM15-N(YM15-N)或YJM13-N(YM13-N),圆形锚具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张拉一般采用穿心式千斤顶。
(2)扁形锚具:规格型号为:BJM15-N(BM15-N)或BJM13-N(BM13-N),扁形锚具主要用于桥面横向预应力、空心板、低高度箱梁,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进一步减薄结构厚度。
(3)握裹式锚具(固定端锚具):规格型号表为:JYM15-N(YMP15-N)或JYM13-N(YMP13-N);适用于构件端部设计应力大或端部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它使用挤压机将挤压套压结在钢绞线上的一种握裹式锚具,它预埋在混凝土内,按需要排布,混凝土凝固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张拉。
(4)低回缩锚具:规格型号为:DSM15-N,低回缩锚具是针对短预应力束锚具张拉放张回缩量过大,导致其有效永久预应力损失大而专门研究开发的一种低回缩高效率的预应力锚具。张拉端锚具在锚板与锚垫板之间多一个螺母装置,起减少回缩量的作用。
备注:
a)Y:圆形,J:夹片式,M:锚具;
b)15:代表钢绞线的规格为国标公称直径15.20 mm的钢绞线,13代表钢绞线的规格为公称直径12.70mm的钢绞线;
c)N:是指所要穿载的钢绞线根数;
d)我国一般普遍使用的钢绞线强度为1860 MPa级公称直径15.20 mm钢绞线,国外一般普遍使用的钢绞线强度为1860 MPa级公称直径12.70mm钢绞线。
锚具使用分类
(1)张拉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可以在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中始终对预应力筋保持锚固状态的锚固工具。
张拉端锚具根据锚固型式的不同还可分为:用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夹片式锚具(YJM),用于张拉高强钢丝的钢制锥形锚(GZM),用于镦头后张拉高强钢丝的墩头锚(DM),用于张拉精轧螺纹钢筋的螺母(YGM),用于张拉多股平行钢丝束的冷铸镦头锚(LZM)等多种类型。
(2)固定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通常埋入混凝土中且不用以张拉的锚具,也被称作挤压锚或P锚。
锚具检测项目
外观、尺寸、硬度、静载锚固性能、锚板强度、锚口摩阻损失、内缩量、疲劳性能、周期荷载性能、低温锚固性能、张拉锚固工艺、锚固区传力性能、低回缩锚具回缩量、锚具偏转角度试验。
1500t锚具静载试验机
锚具失效方式
锚具在施工张拉、后期运营中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效,主要反映在夹片内部丝牙拉滑、预应力筋被咬断、锚具变形、锚具碎裂、锚具疲劳破坏等现象,如果出现上述现象的任意一种,预应力筋极易发生已加载应力突然释放,瞬间会从一端的锚孔中弹出,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用的公路、桥梁等设施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针对上述情况,为避免发生重大人员安全事故,造成国民生命健康财产损失,锚具的实验室检测是锚具使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锚具注意事项
(1)锚具的运输、贮存均应防尘、防水、防锈、防污等,不应露天存放;
(2)锚具安装时,锚板应居中对正,夹片应均匀打紧,力度适中,不得敲坏夹片;
(3)在张拉过程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带,做好防护措施,不得站在正对锚具范围的位置;
(4)工作锚具的锚板和夹片不应代替夹具使用;锚具与锚具相关零件应采用同一生产厂家的配套产品;
(5)锚具现场施工应由专业施工队伍来进行,且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锚具静载试验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