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于通货膨胀宏观中的基期价格一般多少
#财富新星计划#
关于通货膨胀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类型包括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等,使得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福利减少。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数包括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等。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CPI的计算公式=(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以1978年的物价水平为基准100算,2010年——2020年我国的CPI指数分别是536.1,565,579.7,594.8,606.7,615.2,627.5,637.5,650.9,669.8,686.5。可见物价上涨十分明显。
在宏观经济学中,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显性和隐性)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所说,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不能推动通货膨胀。道理很简单,人们的收入不变,在甲商品上花钱多,在乙商品上就花钱少;甲涨价,乙就降价。其实,通货膨胀只是虚假信用增加,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比如,地震灾区物价高涨,但没人会说那是通货膨胀。
我最近看到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清华大学教授韩秀云在做讲座时喜欢出示一张旧版的5元人民币。她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刚刚从物资匮乏的时代走出来,她对贫穷还心有余悸,于是,她收藏了5元钱,并绝不轻易动用。她想的是,万一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她还可以用这5元钱生活一个月。“但是现在5元钱能做什么呢?”韩秀云问。5 元钱让人对通货膨胀的厉害有了直观的感觉。通胀猛于虎,它可以把30年前一个月的生活费,变得现在连一份盒饭都买不到。每一年,通货膨胀看起来都是个位数,但是,长年累月下来,就变得惊人,它让本来很大一笔的存款,渐渐的变得什么都不算。
小时候我有一个这样的疑惑: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没有钱,为什么不多印一点钱发给大家,这样大家不就都不穷了吗?显然国家并没有多印钱多发钱给百姓,我们的生活也因各种原因时好时坏。我的疑惑也在看了《国语·周语》中的一句话中被解开,这句话是“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量资币”就是铸币。古人对抗灾害的思路是这样的:既然钱能买到粮食,那么多铸钱,不就能买到更多的粮食拯救百姓吗?然而事实是,无论多铸多少钱,在生产总量上都不能增加一斤粮食。经济规律告诉人们:虽然可以单方面增加货币量,但其结果是使货币购买力下降,而不能使社会财富增加。因此,通过多发货币来解决问题,不但不能真的解决问题,反倒会造成更大的问题。所以如果国家印钱发给大家,所有的商品都会涨价,虽然大家更有钱了,但实际上没有变富裕。
在我看来,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将有效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和财富更加充实美好。通货膨胀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们也要不断地做出适应性调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