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各种声音说美元走向崩盘。实事求是地讲,我并不认同所谓的美元很快就要崩盘,美元失去主导地位只是一个趋势,是一个缓慢的进行时。那些美元崩盘的言论,与其说是盲目自嗨,不如说是搏眼球博流量的噱头。我这样说不是捧美元,而是希望大家在看待类似问题的时候,要理性、冷静、全面、客观。

所以,当朋友发来一个短视频,说内容是评论美元崩盘论对公众的误导的时候,我还是欣然打开看的,原本想听听有什么新鲜的见解,可看到一半就实在不想看了,忍着恶心看完这将近四分钟的视频,只能说,实在把我恶心坏了。这根本不是什么讨论一个政经或是财经问题,纯粹就是无脑的尬吹,把美元捧上天,把人民币踩进地。听信他的说法,才是真正的被误导了。

他的几个主要的论据就是美元发行不听命于议会和政府、美元发行严谨恒定、美元价值稳定,两百多年仅贬值30倍、美元版式稳定不变,一两百年前的美元现在也能用等等,最后更是得出货币发行不听命于政府才能成为世界的硬通货,呼吁人民币独立出去,版式三百年不变。

不知道这位吴姓的网络作家是在哪儿受的教育,能琢磨出这么一套奇谈怪论。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还相当具有欺骗性,如果你不了解一些金融常识,还真有可能被他给忽悠瘸了。

现在就一条一条来说一说他大放出的厥词。

美元发行不听命于议会和政府。

这么说只能说明他根本不了解美元的发行机制,表面上看,好像是那么回事,实质上呢?首先,作为私人银行这些金融资本的组织机构,美联储的自由度是非常高,但在发行货币这件事上是要得到议会授权的,是要遵守《联邦储备法》的;其次,美国政府想要货币增发,只要和议会达成一致,财政部开动印刷机发行了国债,美联储必然相应对等开动印钞机增发美元。(详细过程请见链接在下面我的另一篇文章)你说他听不听命于政府呢?

美元发行严谨恒定。

吴“作家”怕是不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吧,如果美元发行严谨恒定,那这个美国人自己设计的货币体系怎么在运行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崩溃了呢?美国利用量化宽松滥发美元,制造大量的流动性,借以收割全世界的财富,这已经不是秘密,是有目共睹的。即便美国政府此时没有增发国债,美联储一样会利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增加银行存款信贷、以及在公开市场操作大规模购买证券和国债的方式来凭空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就是美元发行的严谨恒定?算了,说了这些吴“作家”也不懂。

美元价值稳定,两百多年仅贬值30倍。

这个话就连美国人自己都不敢说,不知道吴“作家”打哪儿扒拉出的这个数据。币值的变化比较复杂,只以单一某种商品或某几种商品来做比较,得出的结论可信度不高,货币这个话题又过于庞大和纷繁复杂,好在现代货币都是从金银本位发展而来,曾经作为货币锚定物的黄金,至今仍然是所有国家都在储备的贵金属,所以用黄金作为标准来衡量,更容易被接受。按照179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铸币法案》规定:每一个美元等于371.25格令纯银,或24.75格令纯金(格令是英制重量单位,每格令等于0.0648克),这样换算下来,每盎司黄金约17.68美元,写此文时,国际金价每盎司约1930美元,美元贬值约109倍。

这是以黄金作为衡量基准的结果,实际上,每当美元因超发的实在太多而贬值的时候,美国的两个“乖孩子”——欧洲的英国和亚洲的日本,就会在美国的要求下增发英镑和日元,然后用增发的本币大量购买美元,把美元价格炒高,悄么声儿地把贬值的美元再扶起来。如果没有这种骚操作,那美元贬得要比这个还要高。

美元版式稳定不变,一两百年前的美元现在也能用。

写到这里我都不禁佩服起吴“作家”无知无畏的厚脸皮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面不改色地胡说八道的。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时候,大陆会议发行了第一种通用纸币:美国美元。但英国人很快用大量假币冲击美元市场,使得这版美元迅速贬值,到了1781年的时候,这版美元已经贬得一文不值。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生效,确立了美元作为国家货币的地位,金银硬币作为法定货币,直到美国内战时,联邦政府才开始发行纸币。在这一段时间里,任何州、任何独立银行都可以随意印发纸币。到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有超过1500家银行发行了多达7000多种版式的美元。这些纸币不仅花样繁多,而且货币购买力与发行银行距离成反比,比如佐治亚州某家银行发行的5美元纸币,在当地可以买5美元的东西,但是到了纽约,它只能买到4美元的商品。至于制造假币,那更是家常便饭且成本极低。那时的银行需要记录各种纸币的样式以及兑换价值,足以让从业者眼花缭乱到怀疑人生的。

混乱的货币市场导致种种问题,最终使得联邦政府下决心创建国家银行系统,并且发行一种通行全国的货币。

1861年,美国国会授权财政部发行了第一种普及流通的美国货币,被称为联邦券或政府券,但这些纸币到了1863年基本退出了流通。1862年,发行作为法定货币的政府券,1879年后退出流通。1863年,通过了《国家银行法》,建立了全国银行系统来发行称为国民银行券的统一货币,美国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统一货币。1870年开始发行金币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金币券涌现了许多大面值钞票,其中最大面值为10万。1933年后金币券停止兑换黄金。1878年开始发行银币券,可兑换等值的银币,1968年停止兑换,上述的金银币券都是法定货币,是美元,且有多种版式……1913年《联邦储备法》生效后,仍有数种国民银行券、储备银行券在印发。到了1928年,我们现在常见的美元的型制才算定下基调,并使用到1995年。为了防伪1996年又发行了新版美元,2003年后再次陆续发行新版美元。

看到这儿您是不是已经有些发晕了,别说您晕,就是笔者也觉得写起来好难,这还是省略了很多,只捡比较重要的说呢。简单梳理后,您还认为美元版式是吴“作家”所说的两百年没变吗?至于旧版美元,大多已经退出流通,少量漏网之鱼也大多在收藏者手里,拿出来用是不可能了,但只要是法定货币,是可以去银行兑换成新币的。

吴“作家”嘲讽人民币贬值快,换版频繁,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背后的原因却故意不说了。简单说两句吧,在此不做展开。改革开放前,人民币币值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后,必然受世界经济影响。且中国对货币实施管制,不可自由兑换。所以,当美元以外贸盈余或引进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后,人民币必须得以当时的汇率等量增发对冲。还有就是经济危机时,政府以增加国家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复苏,也是必须增发货币的,这些都是要中国自己消化,不可能如同美元那样向他国转嫁,必然导致贬值。至于版式变化,那是币制改革和防伪需求,在此不多述。

至于吴“作家”什么“货币发行不听命于政府才能成为世界的硬通货”,更是不值一驳,照他的说法,任意一个银行随意发一版纸币都能成硬通货了?胡扯呢嘛。货币是什么?

货币是国家强权赋予的信用

。失去国家信用的支撑,货币就是一张废纸。最好的例子就是当年苏东解体时,那些国家的货币一夜间几乎变为废纸,国民财富几乎归零。这是大家想要的吗?

人民币独立出去,这就是美国金融资本一直想要达成货币去国家化,也是美国金融资本在一些国家达成的。货币去国家化,国家将丧失金融主权,自由兑换下,外币将成为本币的锚定点,那时候本币币值何谈稳定?人家想怎么搞你就怎么搞你。国家也会失去一个重要的调控经济的手段,看看华尔街金融海啸之后的希腊等南欧诸国就知道了,独立的国家,货币发行不能自主,只剩下发债一条路,最后就是债务越来越多,几近破产。

版式三百年不变,当成个疯话笑话掠过就算了,实在懒得再驳了。

吴“作家”的视频号称“说点真话”,实际看起来确实真话不多,只有一点点,至少这一条是这样。如果他的言论只是出于无知也就罢了,我们可以请他以后先搞清楚再发。如果不是无知,而是作为利益集团的诸多大大小小的发声筒之一,那就需要民众对其有足够的警惕。

https://m.toutiao.com/is/yRQ87Q8/ - 美国的金融资本就是用这几招收割全世界的财富 - 今日头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自动测量仪器

高端光学测量仪器

OGP

O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