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于政务服务事项那些事儿行政审批事项共有多少
01
《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第 1 部分:编码要求》国家标准对政务服务事项的
定义是:行政权力事项与公共服务事项合称为政务服务事项
。
其中:
行政权力事项,
是指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职责分工的规定,由法定行政机关或组织实施的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力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
公共服务事项,
是指由政府各部门面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除行政权力事项之外办理的授益性事项。
02
「政务服务事项」是政府管理和服务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一项清单
,这项清单明晰了政府的行为边界,也成为了自然人和法人的行为依据。
从政府的角度讲,法无授权不可为,从公民的角度讲,法无禁止皆可为。
03
政务服务改革,从事权的角度分为,改变事权和不改变事权。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法理依据为《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五条:
“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将部分许可事项从部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事项审批的实施主体发生了改变。
在一项对江苏、山西、河北、山东、陕西、四川等地行政审批局的调研显示:
划转给审批局的事项退回给原部门的情况正不断增多,
“应划尽划”被理性划转所取代,转报事项、办件量低频的事项、踏勘频率高的事项、审批监管执法联动性强的事项被退回原部门的比例较高。
04
从便利化群众的角度,政务服务对
事项有“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
。
一网通办
,某直辖市“好差评”评价报告显示,基于政务办件系统入库数据分析,2023年一季度,个人事项网办实办率为58.09%,全程网办实办率为36.77%,法人事项,网办实办率为60.03%,全程网办实办率为57.54%.
(评价中将通过快递寄送材料办理,并通过快递寄送方式获取纸质办事结果的办理方式也视为全程网办)
。
只进一扇门
,在2023年6月16日的一次对全国87个大厅的随机调研显示,全部事项的“一门”进驻率为33.33%,大部分事项一门进驻率为65.52%。
最多跑一次
,在对10个大厅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长达一年的数据监测表明,“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占比,表现最好的大厅为36.4%。
05
行政备案
作为一项行政权力事项:
有其名无其份
,在九类行政权力事项分类中没有一席之地,大量行政备案事项分散在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它行政权力等权力类型中;
有其名无其实
,虽名为“备案”,以行使许可为实;
游离于监管之外
,许多基于部门规章设立的行政备案,没有办事指南、事项名称、办理流程、办理时限,不进政务服务中心,不上政务服务网,甚至没进入事项管理系统;
没有管理清单,没有法律法规明确的定义
。
06
事项委托后,其主体责任并没有转移,
事项的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比如“一窗受理”,委托行政机关将事项的
受理权
和
出件权
委托给政务服务中心,但是,
政务服务中心要执行委托行政机关委托事项的受理标准,接受委托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07
政务服务中的
事项下放,主要是事项的审批权由上一级机关下放给下一级机关,
是政府分权和权力下放的重要举措。通过下放,加强了基层政权的责任感和民主意识,提升了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
政务服务事权下放,比较常见的是,公民类事项下放到街道,法人类事项集中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比如上海《关于按照“两个集中”要求持续推进优化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模式工作的通知》要求:
08
事项的标准化工作依然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仍需久久为功。
以“个体工商户设立为例”,
我们分别选取山西、浙江和广东三地的三个县市区,剖析三个事项要素,看看事项的一致性程度。
由政务办组织,部门牵头的纵向一体化的事项标准化工程是可行之举。
09
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最好的“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是
企业设立一件事
。
「企业设立一件事」包含了企业设立、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控机安装、发票申领、社保和公积金开户。各地基本实现了从市场监管局的全程电子化系统中将企业设立的数据推动给相关业务系统。
我们似可得出结论,
省级部门牵头推动“一件事”工作,对流程再造、系统联通、数据共享、表单服用、一网通办等“一件事”的难点堵点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是当前做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最有效的方法。
10
一直以来,「办事指南」是最被诟病的工作之一。诟病什么呢?
冗长
无效信息多,有效信息少
语言生涩,读不懂
获取困难
材料罗列,不分情形,或者找不到相关情形
问询难
看看从政务服务网上截取的情形选择:
前置审批是什么,什么样的设立需要前置审批?群众怎么知道呢。
办事指南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材料模糊指代的问题,举个幼儿园办学许可证延续事项的例子,办事指南上材料将老师需提供的身份证、教师资格证、毕业证等材料合并为需提供老师的资质证明材料,资质证明材料都有哪些,让群众准备材料时云里雾里。
办事指南该如何进行改造,以什么方式进行呈现,群众的实际阅读体验是什么,建立怎样的改造标准,这些我们后面作为专章进行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