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铝合金回收价格
文章目录:
1、靠果皮、果渣也能赚钱?瞬间感觉自己丢了一个亿2、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变废为宝”3、桂阳法院:聚焦“三度”打好涉企案件执行“组合拳”
靠果皮、果渣也能赚钱?瞬间感觉自己丢了一个亿
正文开始前,先来说个题外话。
最近,垃圾分类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那么水果皮、水果渣算什么垃圾呢?
湿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都错了,如果在有致富头脑的人手里,那不是垃圾,而是宝贝!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果品种类非常丰富,加工量也非常大,水果加工的副产物——果皮果渣等废弃物也就不断产生。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13亿吨食物垃圾,而其中约有15%是可食用的果皮。
事实上果皮渣中含有香精油、果胶、丰富的膳食纤维、色素、多酚类化合物等,经过深加工后,水果本身的经济价值会大大提升。
开发果皮、果渣将会是现代果类加工业的重要环节,也能帮果农提高种植的附加值。
做美味
咱们就以橘柚皮来举例:
九制陈皮想必大家都吃过,它就是以柑橘皮为原料,经过拣皮、浸漂、保鲜、切皮、腌制、沥干、调料、反复晒制、贮存、包装等多个工序制作而成的,富含丰富的维生素。
再来说柚子皮,一些地方有把柚子皮入药的做法,或者是当做一种食材用于菜肴烹饪。但柚子皮不适合直接入口,可以做成柚子皮蜜饯。柚子皮里有一层厚厚的白色部分,称为海绵体,制作蜜饯就是对海绵体进行加工,主要流程是选果、清洗、切片、脱苦、熬煮、调味。加工出来就成了柚子蜜饯、柚子酒。
在没有鲜果上市的季节,这些橘柚制品能替代鲜果在市场上“怒刷存在感”,同时也能将品相不达标,不适宜作为鲜果售卖的柚子利用起来。
变精油
水果的另一种用途,就是萃取精油。
像我们常吃的柠檬,它的果皮分两层,外面那层薄薄的金黄色表皮里,储存着柠檬香精油等芳香成分。每次我们切柠檬,用刀划破黄色表皮时,切口处会有油流出,怡人的柠檬香也随之四溢。
这份香味是有着复杂构成且广受欢迎的天然香料,研究者曾在其中测定出至少30多种芳香成分。将其加工提炼,也将是一份不小的收益。
能养殖
砀山县是水果种植大县,每年加工后剩余的果渣、果核、果皮等高达100多万吨。
当地养羊人尝试用果渣发酵饲料。配合米糠、农作物秸秆、豆渣、酒糟、草粉、中药渣等富含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农副产品。再添加粗壮脉纹孢菌、植物乳杆菌等有益菌种复合协同发酵,最终生产出蛋白及天然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纤维含量低、营养丰富的益生菌饲料。
用这种饲料,一只羊每天的饲料成本只需1元钱,养出的羊不仅毛色鲜亮、体态优良,而且不易生病,膘情好。
同样,很多养猪户用苹果渣做成青贮饲料,也可以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好肥料
海南文昌种植莲雾,当地大部分的土壤是沙质土,这种土虽然透气性好,但是本身没有什么肥力。莲雾树的叶片多,需水量较大,而沙土的蓄水蓄肥能力差,果树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到营养和水分,遇见高温,很多果树的根系就可能被破坏。
而甘蔗渣正是改良沙质土的好帮手。甘蔗渣中依然含有大量的纤维和糖分,可以帮助果树吸收养分、增加糖分。收来甘蔗渣,打碎后,用翻土机把甘蔗渣和土壤混合在一起。通过这样反复改良,让土壤中的有机质变得丰富,树木也能够更好的吸收水肥。
你是否会想到,随手弃之的“废料”,经过加工后立刻变成了“宝贝”!或许属于你的致富商机,就在这里面。
来源:三农中国、惠农网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皖北这样“变废为宝”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蚌埠11月30日电 (记者李源)初入皖北大地,辽阔无边的清新碧波扑入视野,密密层层的柔嫩麦苗平展地延伸着,一派生机。近日,“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深入安徽省砀山、利辛、怀远等地,探访走出贫困的皖北村庄新风貌。
在皖北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资源充分循环利用,生态增值、农民增收、农村增色,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扶贫产业模式。
怀远:一根草绳牵出一条致富路
图为安徽省怀远县白莲坡镇新庄村一家草编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廖宇翔 摄
“别看我这把年纪,一天能编10来盘草绳,挣个五六十块钱不成问题!”75岁的唐元标是安徽省怀远县白莲坡镇新庄村村民,因病长期行动不便。自从村里成立了草编专业合作社,唐大爷可以免费使用合作社提供的电动草绳机在家门口挣钱,每月还能有200元就业补贴。靠着务工和土地流转,唐大爷一家在2017年就摘掉了“贫困帽”。
“20多年前我就看好草编前景,开始做草绳生意了。相比塑料绳,草绳原料易得、制作简单、绿色易降解,还能给村民特别是留守老人带来收入。”草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唐建军向记者介绍,白莲坡盛产“糯稻”,过去废弃秸秆多是焚烧或者粉碎还田,容易造成大气污染,也容易让土壤产生病虫害。
唐建军说,合作社成立后,采用“政府+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按照“贫困户零投入”原则,坚持“四包四免”(包机械、包原料、包回收、包销售,免租金、免电费、免运输、免维修),带动了周边5个乡镇近3000人就业增收,年销售总额达到1000余万元。
砀山:藏在梨树废弃枝条里的商机
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增收,在砀山县,有一个人的想法和唐建军不谋而合。
图为安徽省砀山县朱楼镇一家木业公司的生产车间。该公司利用梨树废弃枝条生产木地板等。人民网记者李源 摄
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砀山近些年来通过大力培育酥梨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目前,砀山拥有近百万亩连片生态果园,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砀山梨树多,以前老百姓房前屋后堆满成垛的废弃枝条,影响环境还有火灾隐患。”王锋是砀山县朱楼镇一家木业公司的负责人,之前公司主要生产木工模板和家具板,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弱。2015年开始,王锋从梨树废弃枝条里发现了“商机”。
“我和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取得了联系,通过检测发现梨木的密度完全可以拿来做板材,环保上也符合标准。”王锋介绍,公司利用全县大量废弃的果树枝条作为原料生产木地板及胶合板,共吸纳了24名当地贫困户进厂工作。目前,这些人都已成长为各个岗位上的技术能手。
“下一步我想把产品质量再上一个台阶,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吸收更多老百姓来就业,把我们的梨木地板做得更强、更扎实一些。”王峰说。
利辛:金鸡一唱千门富
“变废为宝”是生态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打通农林牧渔等多模块间的整体生态链,打造新型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采访团在利辛县找到了答案。
在利辛县城北镇金鸡产业扶贫基地,工人们正在清洗鸡蛋逐个装盒。现代化的鸡舍管理、整洁干净的绿化设施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发展现代农业要有工业化思维,采用标准化的设备与管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我们的鸡舍全部使用了自动温湿调控、自动采食、自动饮水、自动集蛋、自动清粪五大全自动化系统。”金鸡扶贫项目负责人徐健介绍,该基地由北京一家龙头企业负责运营,以蛋鸡养殖为主,共占地846亩,存栏240万羽。
图为安徽省利辛县城北镇金鸡产业扶贫基地有机肥厂车间。人民网记者李源 摄
徐健介绍,整个基地分为青年鸡区、蛋鸡区、饲料厂、蛋品周转库、有机肥厂和其他辅助配套用房,目前边使用边建设,项目最终可形成“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您闻闻是不是没有什么异味?”徐建说,基地运行的前两年,畜禽粪便的臭气成为最大困扰问题。今年以来,通过建设有机肥厂,可年产4万吨高品质多肽有机肥,并将废弃物臭气问题彻底解决。
按照规划,整个金鸡扶贫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加工10万吨饲料可收购当地玉米8万吨(约10万亩),年产172.8万只绿色母鸡、42000万枚合格包装壳蛋,加上蛋制品深加工和休闲食品,年销售收入将达3亿元以上,综合税收可达1000万元。并且,通过资产收益、直接就业、关联产业间接带动等,基地也可带动9000人脱贫。
“这种现代养殖农业项目,带动了养殖业、经济作物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徐健坦言。
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利辛、怀远等地找准优势产业,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扶持深加工及配套企业,培育了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依靠生态种养脱贫的新路子。今年4月,安徽省31个贫困县(区)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在县域发展循环经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实际效果在不断显现和提升。”在利辛县委常委、副县长赵培仑看来,生态循环经济是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它使得县域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既节约成本,又便于解决资源、能源不足问题,是在加快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落实生态环保要求的好措施、好办法。
“全县循环经济已有一定基础,而且势头向好,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抓下去,务求实效,造福一方。”赵培仑说。
桂阳法院:聚焦“三度”打好涉企案件执行“组合拳”
督促履行、预处罚、预拘留、善意执行……近年来,桂阳法院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执行“三度”,通过高效执行、强制执行、善意执行等各项举措,努力寻求涉企执行“最优解”,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企业发展的“定心丸”。2024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3783件,执结2818 件,执行到位金额2.91亿元。其中,受理涉企执行案件784件,执结550件,执行到位金额7806.33万元。执行到位率、执行案款按时发放率、拒执案件立案数等考核指标均排名全市法院前列。
高效执行有速度,按下企业发展“快进键”
“感谢你们,在极短的时间就将这起租赁合同纠纷案执行完毕,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申请执行人桂阳县某公司负责人对承办法官不停地表示感谢。
2017年9月,桂阳县某公司与陈某签订了《租赁协议书》,,陈某租赁该公司位于桂阳县某街道某店三楼34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租赁期限自2017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2023年3月,双方就续签未达成协议。
然而租期届满后,陈某拒不返还租赁场地,也未和桂阳县某公司签订续签合同,但仍使用桂阳县某公司的场地继续经营,导致该公司新招收的员工无法进场上班,设备和商品无法进场安装经营,造成该公司巨额经济损失。
2023年10月,桂阳县某公司到桂阳法院起诉陈某。法院立案后,该公司随后申请先予执行,请求陈某立即向桂阳县某公司返还位于桂阳县某街道某店三楼3400平方米商业用房,并提供了担保。10月10日,法院作出裁定,陈某于收到本裁定之日起10日内返还桂阳县某公司该商业用房。
该民事裁定书生效后,陈某并未按规定时间履行义务,为了防止损失扩大,桂阳县某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为尽早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法官将预拘留通知书和预限制高消费通知书送达给陈某,同时,组织相关执行人员做好了强制腾房、交付房产的执行方案,并将执行方案告知被执行人陈某,随时准备出击。最终被执行人陈某迫于不主动履行义务的严重后果,找到法院要求主动履行,利用周末的时间,主动腾房将场地返还。至此,该案仅用13天就快速执结。
在执行涉企案件的过程中,该院秉持速立、速裁、速执的工作思路,通过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成立涉企案件执行小组,创新预拘留预限高举措等方式,综合运用执行手段和措施,不断提升涉企案件执行质效,涉企案件平均执行天数72.4天,同比下降15天。
强制执行有力度,织密企业维权“防护网”
(桂阳法院对涉案设备、占地房屋进行强制腾退执行现场)
“我们是桂阳县人民法院的办案人员,现正对涉案设备、占地房屋进行强制腾退执行行动,请你配合!”为维护申请执行人湖南某矿业公司的合法权益,执行局局长张金来带领执行局干警前往欧阳海镇欧阳海村对廖某友停放、安装在申请人矿场内的破碎、运输石料的机械设备要求搬离,并停止对申请人场地的占用。
2021年9月湖南某矿业公司和廖某友签订了买卖合同《石料合同》,约定原告将废石料以一定的价格卖给被告,原告提供场地、电给被告用于废石料加工,加工所需的机器设备、电费、人工由被告承担。被告必须每月给原告结清当月石料款,不得拖欠,如拖欠超过三个月,原告有权终止合同。
合同签订后,被告购买了相关机械设备进场,开始了对废石料的加工销售。后占着自己是本地人不按合同约定履行其应当承担的义务,拒绝对废石料进行过磅计量,拒绝支付原告废石料款。原告湖南某矿业公司于2022年12月4日向被告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被告廖某友拒绝接收且仍未搬离,最终矿业公司诉至桂阳法院。
法院通过审理并根据法律规定,判决解除了原被告之间的《石料合同》,并限廖某友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搬离案涉设备。2023年11月27日上午,申请执行人湖南某矿业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到桂阳法院执行局说明案件情况,并希望法院尽快执行。
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企业正常运行,12月1日,该院集结警力,在执行局局长带领下,到达执行现场,指挥相关工作人员搬离案涉设备,拆除所占用场地上的房屋。经过数小时,案涉设备被搬离至空地,占地房屋被全部拆除,申请执行人当即签署执行完毕意见书,该案圆满执结。
“本次强制执行行动,帮助申请执行企业纾困解难,有效维护了企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张金来说道。
强制性是执行工作的重心。对于被执行人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桂阳法院依法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政法委牵头成立了打击拒执工作专班,公安、检察、法院抽调专人负责专项工作,今年10月以来,该院以拒执罪向公安机关移送 10件 10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6件6人,成效明显。同时。进一步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利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一体化查、控、扣被执行人财产1万余次,司法拘留22人次,强制腾房7起,罚款30起,纳入失信名单462人次,限制高消费1354人次,发布悬赏公告4期8人。
善意执行有温度,点亮护航企业“长明灯”
“法官,我不想因为存款冻结影响公司运营,想马上履行还款。”砀山县某建筑垃圾回公司在得知财产被冻结后,主动表示愿意支付拖欠的货款。
在湖南某路桥机械公司与被砀山县某建筑垃圾回收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砀山县某建筑垃圾回公司在支付部分款项后,对剩余货款13万元迟迟未支付,一拖再拖。湖南某路桥机械公司多次催要无果后,遂于2024年10月9日向桂阳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院当日作出裁定,并依法对被执行人砀山县某建筑垃圾回公司名下银行存款及网络资金予以冻结,有效地防止其在诉讼过程中转移财产。
(解除财产保全申请书)
为了企业能正常发展,被申请人便主动联系法院履行还款义务。最终,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和解,砀山县某建筑垃圾回公司当场支付了所欠全部货款,湖南某路桥机械公司向桂阳法院申请解封。从申请人申请保全到欠款全部履行完毕,仅用时不到20天,双方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为鼓励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该院积极引导个人和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激发失信主体守信意愿,推动债务人由“要我履行”向“我要履行”转变,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今年以来,该院屏蔽和解除失信140人(次)、限高名单525人(次)。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以力度、速度和温度“三度”并行,不断强化、细化、实化各项执行措施,全力以赴把涉企执行工作做优、做精、做到位,为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沃土贡献法院力量。
原标题:《桂阳法院:聚焦“三度”打好涉企案件执行“组合拳”》
阅读原文
来源:桂阳县人民法院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