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基金经理扩容背后藏隐忧
“百亿”基金经理扩容背后藏隐忧
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基金行业中,管理基金规模100亿元以上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基金经理人数已达到141位。然而,“百亿俱乐部”在短时间内大扩容的背后暗藏隐忧,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优异业绩吸引投资人
数据统计显示,5月末,管理基金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主动偏股型基金基金经理60余人,截至8月12日,达到上述条件的基金经理已有141人。4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200亿元,其中,22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300亿元。
从背景看,“百亿俱乐部”成员多为大型基金公司的知名基金经理,无论是业内知名度,还是市场关注度都相对较高。目前市场上有超1400位主动权益型基金基金经理,其中,五成左右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下,其中相当数量是投资生涯较短的新基金经理。
对比来看,141位“百亿”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2.79万亿元,市场上全部的主动偏股型基金总规模为5.06万亿元,大佬们牢牢占据了“半壁江山”。
所谓“净值曲线是最好的宣传语”,优异的基金业绩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投资人。从榜单看,管理规模排前的基金经理们,大多在年内有新发产品,今年知名的“日光基”多由他们管理。
驾驭难度加大
沪上一位知名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我们所管理的基金规模继续上升,但一方面市场经历了大幅的上下波动,另一方面我们在目前规模上的防回撤经验、能力都不足,导致在市场较高位置买入的投资者短期承受了损失。显然一季度我们没能在市场波动中做好基金规模的控制工作,对此我们深感自责,在未来的工作中会针对性加以改进。”
“巨无霸”级的基金规模驾驭难度正在不断加大。有资深投资人士表示,不同类型基金有不同的管理规模阈值,对于股票类基金来说,其管理难度随着规模的扩张,呈倍数增加。如规模变大,基金经理需寻找更多投资标的,这会影响部分基金经理的策略灵活性。规模越大,基金经理会越谨慎,因为如果基金规模过大且持仓相对集中,很容易造成净值大幅波动。为了稳定,基金经理的持股更分散,一旦市场风格转换,短时间内很难做到调仓换股。因此,对于部分基金经理来说,很容易陷入“百亿陷阱”――基金规模暴增导致基金管理难度增大,最终导致基金业绩下滑。
有分析人士说,部分新发产品时间正好赶上了“爆款风口”,加上抱团效应,其持股正好集中于科技、消费、医疗这几个行情好的板块,造成其业绩“虚假繁荣”,并非基金经理本人实力过硬,一旦市场变化,“当初规模扩张募来的钱,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
还有观点认为,并不是任何基金经理都具备驾驭“百亿”资金的能力。此前,市场上确实存在被规模拖垮的“百亿”基金经理。
更多“巨无霸”或诞生
目前来看,部分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的产品超额收益不尽如人意。部分基金经理也意识到“百亿包袱”问题,往往对基金申购上做出限制,或者干脆关闭申购。
但是,有基金经理认为,规模增加不失为锻炼能力的重要方式,基金经理不断保持向上劲头,拓宽能力半径,加上强大研究团队的支持,都将提升基金经理的投资半径,未必在未来不能掌控更大的资金规模。
另外,随着资本市场大发展,理财产品刚兑打破,加之“炒股不如炒基”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增量资金频频流入,加上基金行业“马太效应”凸显,龙头公司强者恒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巨无霸”产品诞生,“百亿”基金经理的人数还会持续增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