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或不了了之 钢铁业应立足长远谋发展

铁矿石谈判或不了了之 钢铁业应立足长远谋发展 更新时间:2010-5-4 0:11:12 去年的铁矿石谈判最后实际上是不了了之,今年的谈判似乎又有重蹈覆辙的危险。

虽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谈判仍在进行”,但对于三大矿山提出的涨价要求和季度定价方案,钢厂几乎没有能力拒绝。矿山可以两个月不开工,但钢厂的高炉不能随便停产。铁矿石不买不行,中钢协对此也只能表示理解。

“钢厂出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可与矿山约定临时价格采购铁矿,但要遵守协会统一规定的条件。”罗冰生说。这意味着,如果今后我方谈判代表宝钢能与三大矿山达成某种协议,其他钢厂依然要跟随。

一家大型钢厂铁矿石进口部门负责人也说:“4月份以后,我们仍能从三大矿山买到长协矿,但价格暂时未确定。”

但是,如果我方与三大矿山达不成什么协议呢?那就是不了了之的结局,届时钢厂或许只能接受矿山提出的涨价要求和季度定价方案。

三大矿山如此强势是有原因的。一则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各国粗钢产量也出现恢复性增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粗钢产量增长了13.5%,而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粗钢产量增长了33%。粗钢产量的增长,使今年铁矿石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中。

二则三大矿山控制了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70%,这种垄断地位使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操纵铁矿石市场价格。现在,天津港63.5%印度粉矿到岸价已达约190美元一吨,这更使三大矿山有了大幅提价的底气。

罗冰生说,铁矿石具有专向性,矿石只能卖给钢厂,钢厂也必须买矿石,矿山与钢厂应该是一种唇齿相依、互利共赢的关系。但是,由于当前三大矿山已由金融资本控制,千方百计追求当期最高利润,使铁矿石具有资本属性;矿山不考虑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抛弃了供需双方共赢的基本原则。

知名钢铁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忠普等业内人士认为,要改变在铁矿石谈判中的不利地位,我国钢铁企业必须立足长远,切实增强自身实力,增加自己的谈判砝码。

增强实力首先就要增强对境外铁矿石资源的控制力。当前中国所能控制的境外铁矿石资源只占进口总量的9%。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焦玉书说,只有加大境外开矿力度,增加权益矿的比重,我们才有和三大矿商谈判的资本。

增强实力还要增强对国际海运市场的控制力。海运费在铁矿石进口成本中占了不小的比例。2008年6月,巴西和澳大利亚至上海的铁矿石海运费曾分别高达108.7美元/吨和50.5美元/吨。中国铁矿石散货运输主要控制在三井商社等国际海运公司手中,三大矿山和一些国际基金也通过海运期货等手段操纵海运市场价格,从而影响铁矿石谈判。虽然目前海运费尚处于较低位置,但我们必须对将来的波动风险抱有警惕。

增强实力就必须推进钢厂之间的兼并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当前的困难是,一些地方为了本地GDP和税收,不愿意淘汰小钢厂。所以,需要从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上做出有利于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制度安排。

增强实力还必须大力鼓励钢铁企业走出国门,不仅要在海外开矿满足国内资源需求,还要多在海外建厂。马忠普认为,在海外建厂,既能更方便地获取资源,也比较容易得到所在国政府的支持,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测试测量仪器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