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连夜叫停融券卖出!之后怎么走?

顶尖财经网2020-2-3 8:40:51讯:  深夜突发!证监会出手:连夜叫停融券卖出!周一A股怎么走?券商、基金、私募最新观点:'暴跌就是买入好机会'  大家好,今天已经是2月3日,大年初十,A股开盘日。  尽管证监会已经推迟了一天开市,但市场还是有不少声音要求继续推迟,毕竟不少城市已经把假期推迟到元宵节。  不过2月2日证监会也说了,A股休市时间越长,积累的各种压力会越大、不确定因素会更多。  可以确定的是,2月3日开市的A股市场,牵动着投资者的敏感神经。因为发生了大规模的疫情,相信大家在春节都能感受得到这个情绪,大家此刻最关心的不是A股开盘跌不跌?而且会跌多少的问题。  基金君梳理了不少券商、公募、私募的观点,希望能够给大家投资做参考,心里有底。  春节期间各大资产表现  想知道肺炎疫情对A股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可以参考,一个是当年SARS病毒A股表现,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看看富时A50、以及已经开市的港股表现。  据统计,中国春节假日期间,全球金融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股票等风险资产出现下跌,A50期指跌幅超过7%,恒生指数跌5.7%,美股道指和标普500指数跌幅均超过3%。  相反,避险资产出现反弹,黄金涨幅达到2%,而表现最好的金融资产是比特币,涨幅超过11%。  证监会2日晚间也出手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月2日晚间,有券商将自2020年2月3日起暂停融券卖出业务。一家券商对内发布通知称,明日起所有两融客户暂停新的融券卖出交易,但此前已存续的融券卖出仓单不强制归还。客户暂停融券卖出期间的专享融券源费用可以适当协商减免。  另外,据澎湃新闻报道,从券商人士处了解到,有部分券商在当日接到监管层的窗口指导,要求自2月3日起控制融券业务的新增规模。  另一家大型券商内部人士也透露,收到了监管层的通知,但该通知并非面向所有券商。也有券商两融业务部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还没有听说相关消息。  钟南山称疫情未来10天至两周或现高峰  目前疫情的状况是,全国确诊已经快接近1500例,好的迹象是治愈人数超过了死亡人数。  在2月2日晚间,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候称,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  据新华社,钟南山2日表示:'目前全国的疫情仍处于上升期,但我们判断疫情应不会产生全国性爆发,而可能只为局部爆发。'钟南山说,面对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说:'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  海通证券姜超:疫情导致的股市下跌恰恰是投资的机会  姜超老师分析,从短期来看,疫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而风险资产会受到冲击,包括股票和房地产等等。近期开始港股和中概股都出现大幅下跌,源于市场担心疫情会影响企业的短期业绩。而各种交通管制也影响到地产销售,会导致地产需求下滑,对房价短期不利。

在03年非典期间,在疫情爆发最严重的4月下旬和5月份,代表股市表现的上证指数在5月中旬相比4月中旬高点的最大跌幅为9%,而代表债市表现的10年期国债利率在4月中旬还在3%左右,而5月中旬最低降至2.7%,这意味着在非典疫情期间同样出现了风险资产下跌与安全资产上涨。

但是在非典过后,03年下半年的A股市场保持稳定,并没有进一步大幅下跌。而更为市场化的港股,在03年非典期间曾创下8330点的新低,此后则是一路上涨。而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03年下半年大幅上升,重新回升至3%以上。  为何股市会重新上涨?原因在于疫情影响的短期的经济走势,对于企业而言体现为当期的收入下滑。但股票价格其实等于企业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而中国经济未来长期的增长并不会受到疫情的影响。因此,疫情导致的股市下跌恰恰是投资的机会。  我们相信,这一次市场的表现也不会例外。虽然在1季度经济受疫情冲击或会减速,使得股市下跌债市上涨。但其实在19年4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底部恢复的迹象,而在20年2季度以后,正常情况下疫情将得到有效控制,加上灾后需求的恢复,中国经济增速有望恢复至6%左右,届时股市有望收复失地,而国债利率也将重新回升。  兴业证券张忆东:短期的调整恰是'价值投资的胜负手'  A股、港股2003行情的演绎,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无论是行情节奏如何被短期的'疫情'及'人性的恐慌'所影响,最终,基本面才是中长期行情的核心变量。  2003年全球最大的基本面是宏观经济开始步入复苏期。2003年年初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复苏,美国制造业ISM PMI在50附近徘徊并逐步回升,美国制造业库存和批发商库存同比处于底部并回暖上行的区间。所以,2003年受海外机构资金主导的港股市场表现更加强势。  2003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基本面是中国正迅速成为'世界工厂',SARS疫情并没有影响经济复苏的大趋势。受益于中国加入WTO以及国内货币、财政政策的累积效应,中国经济开始强劲复苏。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由2001年约5%左右快速提升至2002年末30%以上。2003年1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大幅反弹,1季度中国实际GDP增速上升至11.1%;2季度,虽受SARS疫情影响,实际GDP增速回落但也高达9.1%。

从2003年SARS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来分析,A股和港股市场摆脱'疫情恐慌情绪'、开始反弹的时点,基本上都发生在累计确诊人数的拐点处,其中,A股在5月初拐点出现时迎来反弹;港股在5月初拐点出现后,跟上了美股市场,开始走牛市行情。

2003年4月中旬开始,全国大规模公开防控SARS,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疫情得到明显控制,股市也随之反弹。

张忆东认为,疫情对股市的影响只是短期波动,2020年'价值投资的胜负手'从基本面和风险偏好角度不应该比2019年中期的'价值投资的胜负手'更深。2019年中期随着贸易战波澜再兴,人民币汇率出现连续下跌,A股和港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事后证明,调整过后便是A股和港股的'价值投资的胜负手'。2020年疫情导致短暂波动,但中长期还是要回到基本面,回到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创新。

中信证券:疫情只是插曲 政策托底经济不必过度悲观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预计会集中在一季度,短期影响或大于非典时期,春节依赖程度高的消费行业受冲击较大。短期冲击不影响经济的自有周期,并且有逆周期政策的托底,以确保'决胜之年'目标实现,全年经济不必过度悲观。

中金公司:本次'新冠'疫情不一定超过'非典'  纵观现代史中历次类似疫情的经验,我们不难总结出以下两个共同特征,1)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暂时性的;2)政府往往会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缓解其对经济增长及企业部门的冲击。

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此次'新冠'疫情在 2 月中旬左右进入'缓和期,在 2 月底/3 月初进入'平台期'。我们这一判断主要参照 2003 年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后、SARS 疫情的演变。然而,如果出现病毒变异或'二次爆发'一类的尾部风险,则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能更大、且更持久。

上述基准情形下,'新冠'疫情对经济整体影响的未必一定超过'非典'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此次疫情影响的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因为这次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已实施非常严格的隔离防范措施,有望有效阻断疫情的扩散。

本次大规模隔离防控措施的影响集中在 1-2 月,而 SARS 期间 4-5 月经济放缓最明显,由此,本次疫情影响的'时段'在年度产出的占比较小--1-2 月和 1 季度占全年 GDP/收入的比例小于 2 季度。

目前为止,此次疫情的影响区域集中在湖北省,而非'非典'期间'多点爆发'的局面。

货币与财政政策均有加大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空间,尤其考虑到此次疫情爆发于年初。

但不可否认的是,严格的隔离措施,虽然从遏制疫情扩散的角度必不可少,但也会在短期对增长带来更明显的冲击,经营或财务杠杆较高的企业、线下服务业、及融资渠道有限的中小企业等将面临较大现金流压力。

安信策略:把握'黄金坑',抓住战略性机会 !   春节假期期间,投资者的核心问题依然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资本市场走势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确实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实体经济尤其是A股市场的预期及情绪都构成了一定影响,但我们认为随着疫情高峰过去,经济预期也会企稳乃至修复,疫情也将不再是A股市场主要矛盾。我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一季度经济增速以及企业盈利会构成一定影响,但从二季度起,其负面影响将开始变得有限并且将继续逐渐减弱。另一方面,由于一季度经济增速乃至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今年货币政策和流动性宽裕情况预计要好于年初市场预期。

从一系列历史相关经验来看,疫情往往只是在最快速发展期才可能是市场的核心矛盾,从中期看市场还是根据内生趋势决定的方向运行。我们认为由于冠状疫情短期会对整体经济活动构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其也会使得市场整体指数平台有一个暂时的下移,市场在节后可能会迅速补跌完成预期调整,但是市场中长期的趋势和结构主线逻辑都没有被冠状疫情所破坏。疫情总会过去,我们认为,下周市场补跌的本质其实是带来了战略布局'黄金坑',尤其应该特别珍惜优质科技股调整带来的难得机会。

招商宏观:经济下行周期可能会放大疫情所引起的负面影响   第一,对标非典疫情,交运仓储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受到的负面冲击最明显。假设2020年1季度其他行业GDP保持稳定,上述行业GDP增速回落幅度与非典疫情一致,那么这将拖累今年1季度GDP增速0.9个百分点,及1季度GDP同比增速将显著下滑至5%左右。

第二,本次疫情对总需求水平的影响可能与非典疫情的特征一致,即消费需求萎缩最为严重。但与非典疫情不同的是,当前消费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31.2%,而在2003年,二者的贡献分别为35.4%和70%。。因此,从总需求水平的影响看,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可能要大于非典疫情。

第三,从受影响的地区看,本次疫情明显小于非典疫情。非典时期,确诊人数过百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广东,上述六个地区占当年GDP规模的25.9%,而本次疫情集中爆发的湖北经济规模不足全国的5%。因此,从受影响的地区看,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GDP规模的冲击可能不及非典疫情。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将对短期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先期主要受影响的行业集中于服务业。本次疫情最终对经济的冲击程度,一是要看疫情持续的时间,若有下周出现新增病例的顶峰,那么冲击程度可能相对可承受;二是要看全国各省疫情防控一级响应的影响,这没有先例可循。比较不利的一点是,非典疫情发生中国经济上升周期,而本次疫情发生于发生于经济下行周期,这可能会放大疫情所引起的负面影响。

天风证券:布局景气度趋势未来可能改善的消费行业  天风证券策略团队认为,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阶段性的,且不改变市场的板块风格。疫情升级时,抗跌行业可能为前期强势行业及医药。行情转折点可能发生在疫情开始缓和时,这时可阶段性布局等待超跌反弹。但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

战术层面,可消费板块的超跌反弹,尤其是景气度趋势未来可能改善的消费行业。消费行业受本次疫情影响也可能表现出:盈利回落--盈利走稳或小幅回升--盈利大幅反弹。但疫情结束后,盈利反弹的持续性,取决于行业本身的景气周期。

十大公募基金对疫情及股市最新观点  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  预计疫情很快会得到抑制  疫情短期内对股票市场不利,尤其是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医药行业相对受益;对债券市场,尤其是利率债和中高等级债券比较有利。

考虑抗击疫情国家政策措施有效,预计疫情很快会得到抑制,中期来看,市场仍遵循经济弱复苏趋势,低估值蓝筹股和受政策支持、盈利性较好的科技成长仍有较好投资机会。债券市场在二、三季度可能面临调整压力,但在经济中期下行格局下,调整时间和幅度有限。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史博:  疫情不改A股市场长期向好趋势  尽管短期股票市场受新型肺炎影响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但并不影响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短期扰动过后A股有望重拾上行趋势。

历史经验方面,2003年'非典'对A股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对经济'三驾马车'的影响来看,'非典'短期对进出口和消费有一定影响,对投资影响不大,且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二季度,在疫情缓和之后数据反弹幅度也比较明显,从市场反应来看,2003年春季行情中,市场对于'非典'反应较为平淡,仅在4月份疫情快速扩散阶段对市场短期产生了一定幅度的冲击,但之后的半个月市场快速反弹,并且短暂冲击过后,市场在较长时间内延续疫情前的行情主线。2003年下半年A股市场下跌主因已经不是'非典',而是为抑制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而收紧的货币政策,但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还看不到政策收紧的迹象。

因此,无论基于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流动性、资本市场政策、上市公司盈利情况,还是借鉴2003年'非典'对A股市场影响的经验,此次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是短期的,短期波折或难以改变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如果市场短期出现非理性回调,反而是不错的布局时机。

博时基金经理 蔡滨  理性应对市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持续进行中,疫情对A股市场的影响备受投资者。我们认为中短期市场会受到负面情绪相对集中的影响,开市第一周市场可能有明显的下跌,A股主要巿场指数或回到此前区间的相对低点。从上周海外巿场及港股的具体表现来看,我们认为市场的负面情绪会逐步消化,其中港股周五收盘虽然下跌,但跌幅相对不大。从更长期A股市场未来的表现,我们则认为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即取决于疫情过后国内经济的复苏情况。

虽然与2003年国内经济整体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同,此次国内经济增速及内在潜力有所受限,但如果政策层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我们认为仍然可以有效支持市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从而经济增长预期会相对更加乐观。

疫情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冲击,影响投资者情绪带来股票市场波动加大.由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力强,做好各自防护、隔离,限制人员流动是最好的疫情防控措施。人员流动的限制将对短期经济增长、尤其是旅游、餐饮、交运等行业产生较大冲击。为应对疫情,假期延长、制造业返工延后举措也将对1季度的经济增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好在,因春节长假等季节性因素,第一、第二产业的多数行业在1季度都处于淡季;此外,政府也将针对性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放在全年来看,疫情对经济的整体影响或非常有限。

坚守投资理念,长期看好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中国产业升级方向。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一定是我们成长的一年。

广发基金:  短期医药、游戏等行业或受益  在中性假设下,本次疫情的高峰将出现在2月中下旬,之后有所缓解,并从二季度开始明显改善。在这一假设下,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一次性且短暂的,主要集中在一季度,餐饮、旅游、交运和影视等消费服务行业受到的一定的负面影响。

疫情对于市场的风险偏好影响偏短期,市场短期内可能有调整,中期影响市场的变量还是经济状况和政策变化。如果疫情过后经济恢复且政策对冲的话,市场可能出现明显反弹。行业方面,消费受影响较大,尤其是疫情有直接基本面利空的行业,如航空航运、旅游、农牧、酒店、饮料、餐饮等。短期受益的行业如医药、游戏等,但疫情消退后可能超额收益会回落。

疫情后续情况,此外,外盘市场的走势可以间接反应A股,可港股和美股后续走势。

除去一些医药的主题概念股以外,能够在业绩上受益于疫情的上市公司不多,疫情只能支持一部分的医药股的业绩,对医药整体影响不会很大。疫情对传媒行业带来双向影响,一方面影院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票房收入惨淡,另一方面对游戏、视频等有一定的利好。

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沙骎:  疫情短期有冲击但不改市场方向  疫情对经济和市场会造成短期的冲击,但拉长时间来看,只是一次正常的波动,既不改变市场的方向,也不影响上市公司的价值。

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冲击,对A股市场的影响时间则较为集中,主要是4月下半月到5月上半月的一个月。

而这次的疫情影响又有三方面不同,从而导致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复杂:一是传染性更强,从而导致对人员流动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管控,因此对经济增长尤其是服务业的冲击更大;二是如今中国经济的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比2003年更高,服务业短期的冻结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更加明显;三是如今的中国经济比十七年前体量更大、开放程度更高,对其他经济体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自然就更显著。因此,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市场短期出现一定调整,是消化基本面压力、避险情绪提升的正常表现。

但综合2003年非典疫情的历史和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种对经济和市场的短期冲击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也许事后来看,当下一些投资者担忧的疫情冲击只是A股市场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最终决定市场走向的仍然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企稳回升只是被打断,而并没有结束,再叠加中国资产在全球视野下的吸引力和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我们对A股中长期向好的判断没有发生改变。而相当一部分低估值的优质公司,如果因此这次短期冲击而出现调整,正是给了我们难得的'上车'机会。

中欧基金周蔚文:  疫情对市场无长期影响  武汉疫情的发展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它将如何影响A股市场是广大投资者关心的另一个问题。肺炎疫情对股市的影响可以从经济面、估值、情绪面等角度来分析。

经济面的影响分短期和中长期两个维度。短期来看,在疫情发生期间,它将从供给、需求方面影响着经济。供给方面的第一个因素是企业延期复工,对大多数产业都将减少至少一周的产出和服务。第二个因素是人流物流的限制,对企业生产、提供服务带来负面影响,这包括一般的工业和高技术行业。武汉作为新兴半导体产业重镇,在短期也将受一定影响。人流物流的限制,有国内控制疫情的原因;也有世卫组织对疫情定性后,一些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旅行的原因。供给方面的第三个因素是资金面。一些负债率高的中小微企业在短期经济受影响后,资金流动性风险会加大,经营会更困难。

中长期来看,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原来的走势;相反,可能会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中国经济在2018-2019年的增长率明显下降,到2019年末已进入这一轮下行周期的尾声。本轮周期原本或需更长时间,但受疫情推动,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加速下行后,随着需求恢复、政策扶持,会使经济恢复增长的确定性更强。长期来看,武汉疫情暴露出我们社会管理、政府工作多方面的不足,如舆论监督、权力与透明、尊重行政级别还是科学规律等。如以后这些不足得到改善,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回到股市。经典的股票定价模型告诉我们,短期的一次性事件冲击对公司长期价值几乎无影响,因此单纯这次疫情对股市的中长期走势或也是几乎没有影响的。

17年过去了,笔者对2003年股市留下更深的印象是受益中国重化工业和消费升级的'电力、石化、钢铁、汽车、金融'、'五朵金花'的上涨行情,在2003年五一之后就创了新高,而且持续一年以上。因此,我们除了指数的短期下跌,长期不受影响之外,更要新经济背景下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例如科技、医疗、品牌消费品中有长期竞争力的公司。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或是介入长期高增长标的的好时机。

鹏华基金董事总经理王宗合:  短期突发疫情事件不影响市场长期投资价值  从全球来看,突发疫情会在短期一段时间内影响宏观经济和市场走势,但长期影响较小。如果将经济比作人,突发疫情相当于得了一次重感冒。人得了感冒未来肯定会康复,同样,经济得了一次感冒也不会影响经济的长期竞争力、长期潜在增长力和韧性,因此,不宜过度放大短期情绪,而忽视长期力量。

短期而言,本次突发疫情事件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如消费、工业、进出口等,导致上市公司短期经营业绩弱于预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和A股走势,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并非单一短期因素所能决定。本次疫情对消费、行业复工的影响深度、广度、范围要待疫情结束后做综合判断。

长期来看,一次'重感冒'并不能影响经济长期走势,不会影响公司长期价值。而短期市场参与者情绪可能是非理性的。我们无法精准预判本次突发疫情事件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如果出现了超跌调整,那么,对于价值投资者、长期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而言,可能是比较好的买入时点。

市场本身有其自身发展规律,'重感冒'总会痊愈,短期疫情突发事件不改长期经济发展能量,这些才是我们应该的重点。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更看重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能否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不断跟踪评估股票投资吸引力,不会因为短期疫情波动来影响自己的长期投资决策。

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  对经济影响或超非典  经济方面,此次疫情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003年的'非典',且此次出现封城,以及期复工、开学等措施,预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大。当前疫情对餐饮、旅游、交运、文娱等行业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也将妨碍节后的地产、基建施工。预计一季度消费、投资增速或将维持低位,PPI回升势头或将被遏制。

股市方面,预计一季度经济数据会受一定影响,A股春节长假后开盘大概率会迎来阶段性调整,但市场的回调可以看作为牛市中途的调整,或带来建仓机会。

判断的主要理由包括:第一,从短期来看,为对冲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预计流动性偏宽松格局持续,对A股形成利好。此外,股市是领先指标,而不是同步指标,更不是滞后指标。因此,可能在病例数据改善之前,股市便有望见到止跌回升。

第二,从中长期来看,对国内经济而言,参考2019年的中美经贸谈判,同样是事件性冲击、短期的外部冲击,反而刺激了国内的创新和改革,使得国内经济更加健康。此次疫情面前,我们看到了一些问题,相信这次疫情,也会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治理结构、生活习惯等,使得整个国家的机体更加健康。参考2003年应对'非典'的经济政策重点就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在本次疫情下,国家或将同样把经济重点放在新兴产业上。新兴产业或有望加快发展势头,带来更强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因此,站在目前时点,我们维持以5G、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创新周期已经到来的判断。

农银汇理基金:  短期冲击难免,长期趋势看企业盈利  市场有分析用2003年非典期间的市场表现做对比,但我们认为无论从市场结构还是宏观背景等方面均与有较大不同,非典的参考意义可能更多在市场情绪性反应层面。

实际上,所有的下跌风险发生后,对市场的真实影响都非常短暂,情绪性宣泄往往在几个交易日内就能完成,随后真正主导市场的核心变量仍然是企业盈利预期。

与其判断疫情拐点,我们更建议两个方面:一规避短期情绪性交易风险;二观察疫情对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产生的影响以及政策端的对冲力度。

我们认为,从中期角度来看,指数调整空间有限。经历春节前调整,当前全市场PE估值的中位数是27倍,仍处历史底部区域,指数调整空间有限,节奏上更应该注意个股风险。

短期可以由疫情发酵引发的主题投资机会,如生产口罩、疫苗、母婴用品等产品的公司,以及游戏、线上消费、远程办公等非接触类商业模式。中长期投资看,建议硬科技和新消费等领域的核心资产,预计短期调整将带来中期买入机会。

国寿安保基金经理吴坚:  短期疫情冲击不改科技创新大趋势  结合疫情发展态势、海外市场反应和历史上中外疫情短期冲击对于资本市场影响的经验判断,市场短期可能出现超调,但随着后续疫情逐渐可控,对冲政策的持续推出,中长期影响市场的逻辑不会改变,未来科技创新大周期的主线不会改变。

疫情对经济和股市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将逐步体现,但更多是短期冲击。

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短期内也将对疫情做出反应,甚至不排除做出'过度反应',但市场运行的长期逻辑不会发生改变。

短期冲击不改科技创新大趋势,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科技创新正在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期,中国资本市场迈向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变革期,这些构成了中国股市长期向好的逻辑,即使短期的冲击也撼动不了这一坚实基础。

本次的疫情冲击可能使得2020年的春季行情节奏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科技创新的大趋势。

短期冲击只会改变节奏,不会改变方向。本次疫情对于经济和股市的短期冲击难以避免,但我们相信,决定市场走向的,往往是更加深刻的中长期逻辑。引领中国经济和股市方向的,仍然是科技和创新。疫情平稳可控之后,尤其在逆周期政策逐渐对冲下,随着暂时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释放,新兴产业创新活力提升,A股市场将迎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投资机会。

五大私募基金对疫情及股市最新观点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  冷静应对 守望春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令人忧心,也为市场走向增添了不确定性。基于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以及政府采取的强有力措施,疫情的短期冲击不会改变2020年市场整体向好的逻辑。

疫情的持续时间直接决定了其对经济影响的幅度。我们判断,疫情有较大可能在2月中下旬出现拐点。

在人员流动大大受限的情况下,疫情对第三产业冲击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影响较小。与'非典'相比,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既面临一些放大因素,也有一些缓冲因素。

2019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已经由2003年的32%升至54%,这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长度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更大。春节假期是交通、旅游和娱乐等行业的旺季,全国铁路客流下降七成,电影票房降至冰点,表明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较大。

此外,由于此次新型肺炎的传染性更强,即使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服务业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也可能更长。有利之处在于,由于春节因素,一季度是全年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活动的最低点,如果能在一季度使疫情完全得到控制,4-5月和9-10月的工业活动旺季受到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小。

此外,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31日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义为'国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但认为没有必要、也不推荐采取限制旅行和贸易的措施。尽管后续仍有可能将湖北或武汉列为'疫区',预计不会因此对中国整体出口造成重大负面冲击。

2003年4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2季度GDP增速比前后两个季度平均增速低1.5个百分点,放到全年来看,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

综合来看,即使发生小概率事件,疫情拖延到3月甚至4月,我们预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为0.5-1.0个百分点。同时,如果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提振经济,有望对冲疫情的负面冲击。

2003年2月'非典'疫情公开后,港股最大跌幅约10%。其后,随着中央采取坚决措施控制疫情,恒生指数自4月17日见底后逐步回升。A股当时散户化特征较强,对疫情的反应相对滞后,上证指数出现了一季度上涨、4月中旬见顶回落的现象,其后最大跌幅也在8-10%。

在本轮疫情中,金融市场表现出了强大的学习效应。在1月20日疫情扩散后,A股、港股、债券和商品市场都迅速对疫情的影响进行定价。截至1月31日,恒生指数自1月20日年内高点的最大跌幅已达10%。A股市场春节假期休市,但在新交所交易的富时A50指数期货自1月14日高点以来最大跌幅已达14%,自1月20日收盘最大跌幅也有12%;在香港上市的沪深300ETF跌幅类似。

不出意外的话,2月3日A股市场开盘后,也将对假期期间海外市场的变化作出跟进。但是,境内市场的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进一步恐慌。因为疫情冲击带来的资本市场的底部可能很快出现。短期来看,资本市场的走势可能仍有受到疫情变化的影响,需要密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变化,验证对疫情拐点的判断。

疫情不会改变投资的本质。投资的本质,是以低于企业价值的价格买入。疫情带来的恐慌,会率先反映在价格上,而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需要投资者仔细判断。如果疫情对某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仅仅停留在某一年、某季度、甚至某个月,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远小于价格的波动,那么在泥沙俱下的环境中,这些企业将为坚定的中长期投资者提供丰厚回报。'别人恐惧时贪婪',是对这一投资行为最精辟的概括。

历史经验反复表明,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会改变一个成熟经济体中期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势。我们认为,2020年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主要是一内一外关系,当前国内改革稳步推进、中美贸易战趋于缓和,内外关系的良性互动为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再次回到了历史估值的底部区间。在金融市场中,便宜的估值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最大砝码。在受短期事件冲击时,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各个行业中长期发展空间和竞争态势的改变,并结合当前市场恐慌所带来的调整机会,积极布局有望在未来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壮大的优质公司,守望春天。

拾贝投资投委会主席胡建平:  不要基于莫名的恐慌卖出股票  下跌分成两种,一种是不会涨回来的下跌,一种是会涨回来的下跌。新冠病毒肺炎我们认为对于市场的冲击是第二种;我们不是流行病专家,根据我们一直在病情的演变,根据发病的情况和隔离的措施以及一些专家的意见,我们认为整体上这一次病毒的传染性更高,更加隐蔽,增加了防护的难度;不过病死率至今相对较低;考虑到前一段时间检测收治能力有限,最近的新发现病例很多应该是原先来不及发现的,从最新的数据来看,隔离措施在产生作用。

相对于2003年,除了病毒本身特点以外,现在有几个变量,一是现在有了微信和抖音等交流手段,极大促进了信息的透明,也带来了很多谣言或者未经证实半真半假移花接木的信息,或者是非专业人士跨界的自告奋勇或者自以为是,带来了一些的恐慌,恐慌一方面有助于隔离防控,有时也会打乱秩序降低效率;二是现在的防控体系比上一次还是进步很多,从病毒的分离识别,群防群控的组织非常有力,网上大量的救助组织不够好的信息,确实有不少可以改进的。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体系的产能应急准备都不可能是为了极端情况准备的,比如中国每天的口罩产能是2000万,占了全球的50%,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满足10多亿人大家一起用,又遇到春节放假,按照工信部的消息是,前几天已经恢复到40%的产能,我们还是对于抗击疫情背后支撑的中国制造能力比较有信心;三是这一次经济活动有点类似急刹车,武汉处于中国的交通枢纽,又是春运期间,现在客流量比2003年大,很快涉及全国,影响面较广。

对于经济的影响,可以分成两种前景:一是前期的隔离措施产生作用,从放假到现在已经一周左右,到正月15就是15天左右,基本上就是潜伏期的上限,那么基本上病毒携带者都会暴露,实现隔离观察治疗,其他人增加防护手段,那么病情会得到很大的缓解,对经济的影响时间就比较短,比较可控,这一方面的证据似乎可以在湖北以外的疫情数据中得到一些端倪;二是,随着春运回流,感染数量再次增多,使得经济停摆,开工不足的时间延长,这会对一些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困难,对于整体供应链也会有冲击。我们认为按照现在的数据和防控,第一种出现的概率大于第二种,不过还要根据春运回流数据再判断。

随着气温的上升,病毒也会减弱很多,我们认为最终战胜病毒是时间的问题,实际上,结果也是确定的,那么短期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经济政策缓解这一段时间的冲击,减轻企业的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实会有一些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但不是企业出了问题,这需要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从SARS和巴西塞卡病毒的经验来看,这对于经济长期影响也都有限,对于市场的冲击也有限,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在日线月线上留下痕迹,在季度层面上可能就影响很小了。

如果一个事情的结果是确定的,我们为什么要恐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结果一定是我们胜利,这一点似乎没有太多的疑问,大家预测的区别在于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一两个季度结束。任何投资人在假设公司价值时的DCF模型中都会假设20年甚至于更长时间的现金流,现在就几个月的现金流出现了一些变化,对于长期价值有什么影响呢,对于整体市场而言对应的是绵绵不绝,蒸蒸日上的中国和中国经济,这些冲击对整体股指的影响可能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这中间会有一些新的赢家和输家,比如2003年的非典促成了电商的普及,这一次可能加快了外卖、教育线上化、电影发行变化,线上办公等,很多受到冲击的行业比如机场航空旅游按照非典的经验也是有报复性的增长然后恢复正常。疫情的影响大致上就和你少吃一顿饭一样,对你的健康没有任何影响。既然你知道跌下去确定还是会涨回来,那我们在慌什么呢?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和耐心。

过去的一年多,我们一直和大家交流,长期超额收益的一个来源是跨期投资的能力,和优秀公司长期成长,如果一个公司的长期价值没有受到损失,价格下跌是你买入的机会,而不是基于恐慌卖出,很多时候很难在市场上挣钱就是因为短期波动过于敏感,迫于各种压力和恐慌离开了市场,错过了市场长期向上的趋势线,我们做过统计如果错过重要的几天你的长期回报会下降很多,我们的看法是,现在大概就是类似的关键几天之一吧,如果你原来就在等待进场,现在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在场,那就别慌,这就是一次性冲击,等你完成离场的时候下跌可能已经完成,并且反弹也大概率是快速完成。

巴菲特为什么在价值评估的时候基本上就用10%左右的贴现率,固定不变,这其实是克服自己贪婪和恐惧的一个工具,在08年的时候用10%在07年高点的时候也是10%,不为环境所动所迫,把更多精力放在对于现金流的评估上,而我们经常在博弈环境的起伏,在琢磨10%的变化,一会是20%甚至更高,或者5%或更低,在天塌下来和未来一马平川之间来回折腾。少做这些博弈,可以延长你的投资生命。

就和前面提到过的口罩的例子,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抢购带来紧缺,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恐慌卖出股票带来踩踏,如果你认为战胜新冠病毒是确定的话。

远策投资张益驰:  疫情的经济、市场影响  疫情在新年伊始持续发展,引发对经济及市场的担忧。当前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认知和应对仍处于持续积累过程,医学专家们判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性强于SARS而致命性偏弱。相比于17年前的SARS疫情,本次社会动员更及时坚决,疫情严重地区启动严密控制,技术能力也要强于当时,我们相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终将取得胜利!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需三点,一是时间维度决定经济成本,二是冲击影响具有结构化特征,三是政策应对情景有别于经济下行期。

如果疫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对经济的影响只是失去部分工作时间产出,并不影响增长能力。一季度利润占上市公司全年利润的比重并不高,需要针对失去的部分产出进行修复或救助,但短期损失的经济产出放在中长期来看几可忽略。如果疫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控制,则可能影响到涉及经济增长潜力的因素,如生产要素流通、资金投资意愿、营商环境信心、跨境往来障碍等,这些因素的恢复需要更长时间。

冲击的结构特征表现为消费端和生产端的不同。疫情使消费品购买受到影响,需要与人接触的服务业消费如餐饮、旅游、娱乐、交通等受到直接冲击,并且其恢复还依赖于疫情持续时间所带来的消费者心理影响。生产端由于主要受企业理性决策驱动,政策引导能力强,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端的恢复会相对更快。

在经济下行期,财政货币政策需要考虑时间上的长期性,需要'为未来预留弹药',等待经济的缓慢出清。但在新冠疫情应对上,需要及时提供短期救助,并及时传递出足够强的政策信号引导市场和企业预期。

春节期间港股和海外A50股指期货下跌,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新冠疫情的反应表现出短期避险情绪,这是因为投资者不确定疫情发展,担心能否有效控制。金融市场的定价是基于未来,而非过去,短期经济产出的失去并不会被市场纳入到未来的资产定价中。回顾非典疫情,并未影响到当时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也未在后来的资产定价中留下痕迹。因此虽然短期应激恐慌情绪需要在金融市场上释放,但放长时间看,本次疫情不太可能在未来资产定价中留下影响。一些长期竞争力优秀的公司如果短期剧烈调整,反而带来个股机会。

A股市场2020年总体环境偏利多,一是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后有企稳可能,二是汽车、5G半导体等产业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变化叠加,三是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国际资金对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存在,四是国内资金减少地产配置,股市吸引力相对上升。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对市场的冲击主要表现为扰动,影响节奏但不影响方向。

另一方面,疫情也带来部分领域发展提速,推动新经济应用再上台阶,如医疗诊断、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和医疗、在线消费娱乐、大数据应用等。这些领域本就是未来方向,新冠疫情会促使这些领域的接受度上升,进入加速推动阶段。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影响市场短期步伐,但A股仍有其丰富变化和有利环境,投资者对市场的未来应抱有信心。

东方港湾但斌:  众志成城,多难兴邦  2020的农历新年以出人意料的肺炎黑天鹅开启了征程。肺炎的高传染性叠加春运期间人类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疫情爆发的紧急性,牵动起全国上下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家庭史无前例的全面联合行动。湖北多市封城、全球医疗人员物质和资金的迅速增援、10天建成两所医院、10天完成病毒基因测序、全国推迟返工时间、数亿家庭自觉与'社'隔绝,充分展现我国体制优势和互联网加持下强大的社会自组织防疫能力,举世瞩目!是以WHO虽将冠状病毒肺炎定性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受中国超常规有力措施的鼓舞,不建议甚至反对对中国施行旅游和贸易的限制。

从疫情全面爆发的春运开始,到武汉等市全面封城和全国以家庭为单的自我隔离,我们相信截至元宵,春节返乡的带病人流及其密切接触人群大部分皆以被隔离,元宵后返工的人流不至于再次导致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从数字来看,全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经脱离了病毒传播的指数增长模型,更远小于春节初公布的病毒R值,全国累计确诊人数的增长率每日不断下降,肺炎疫情大概率在短时间内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当前受疫情的影响,春节收市前一天上证综指暴跌2.75%,恒生指数于春节后的三个交易日跌去5.86%;节后A股开盘难免继续受到避险情绪的冲击。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业、出口贸易、交通运输以及劳动密集加工业等行业。短期内,该等行业中那些固定成本比例较高、现金流较紧的生意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但幸运的是,疫情的爆发适逢春节假期停工,且通常一季度全国GDP仅占全年的22%,疫情对整体经济的冲击会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而消除,对全年经济增长仅会产生较为短期的冲击。同时危中有机,正如2003年的非典点燃了中国电商的星星之火,成就了今天全球最大的电商消费网络;新型肺炎亦可能成为21世纪20年代云商业爆发的契机和导火索。线上教育、线上辅导、线上问诊、线上办公等新的商业模式或因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轨道。

投资需要建立在对长期前景的信念之上,这样的投资会变得简单很多,也才能在市场恐慌的时候以更低的价格买入长期优质的企业。以我在资本市场从业近28年的经验来看,每次类似的突发情况所导致的大跌,都是最好的买入机会:2003年的非典时期、2008年的乳业三聚氰胺事件、2012年的白酒塑化剂事件等等,每次危机后市场、行业、企业都恢复了正常,也创出了历史新高!此刻,投资者该冷静思考并审视自己的持仓组合,想想当初你投资该企业的逻辑是否有变?如果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就根本不需要恐慌与惊惧。从历史上看,恐慌时期卖股票都是最差的选择!

大乱大治,多难兴邦。我们相信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短期的零和博弈与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的选择中,始终坚持选择中国最好的企业,跟随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以及伟大的企业共同成长,结果自然会更好!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方磊:  短期冲击不改长期趋势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快、传播广,短期对生产和消费会有所冲击。但中长期来看,疫情类黑天鹅事件对于经济的影响多是脉冲式的,加上政策面可能超预期,全年影响有限。资本市场回调后仍以成长股行情为主,继续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5G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及生物医药行业。

疫情的脉冲式影响规律+或超预期的政策面,对全年经济影响有限。

2003年'非典',中国GDP从第一季度的11.1%下降到第二季度的9.1%,而此次社会各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范举措更加严格,短期来看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020年一季度可能面临压力,但全年来看影响相对有限。

在生产领域,一季度本来就是开工淡季,疫情对供需的影响不明显。但如果3月份疫情还未得到控制,大面积延迟开工也会冲击生产,需要密切新增病例数量何时迎来拐点。

在消费领域,春节处于消费旺季,居家隔离对餐饮、旅游、住宿、线下零售、娱乐电影等服务消费业影响最大,其它实物消费也可能面临下滑。以电影票房为例,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收获181万元;而2019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则有14.58亿元。

疫情上半年大概率会平息,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大概率还是能够完成的。原因有二:  一是疫情类黑天鹅对于经济的影响多是脉冲式的,不会改变经济增长的趋势。以SARS为例,疫情高峰期是2003年二季度,2003年各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11.1%、9.1%、10.0%和10.0%,可见高峰期之后经济很快又回到原本的增长路径。

二是政策面将保持相对宽松的基调不变,节奏上或许比原来的预期更快,力度更大。2020年既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翻番的决胜之年;外部不稳定因素尚未完全解除。新型肺炎疫情的出现,更加增添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我们预判,财政政策方面,增加地方专项债额度、提高财政赤字率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实体支持力度是主要看点;货币政策方面,降准仍有空间;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是重要看点,未来进一步降低LPR利率或许仍然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A股在有限回调后仍有成长股行情,三个方向。

疫情对于资本市场的冲击肯定是存在的,但空间和时间可能相对有限。今年春节前A股已经释放了部分压力,再经过了一个假期的消化,加上非典的经验借鉴,市场情绪可能会释放得比较快。参考过去几次的疫情事件,资本市场持续下跌2周左右,随后就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

长期趋势不改,未来仍然以成长股行情为主。2003年经历了非典,全年上证综指仍累计上涨10.3%,5月中旬疫情开始稳定后,前期跌幅较大的行业均有所反弹。此次随着疫情的控制,市场将会回到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在政策呵护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未来仍然是成长股为主的行情。

最后,从行业配置角度来说,疫情对于生物医药行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小的科技板块冲击相对可控。2003年'非典'期间,无论是生物医药行业,还是以TMT为代表的科技行业,相对大盘都有超额收益。因此我们仍然坚持前期判断,重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5G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及生物医药行业。

Bitget下载链接

Bitget可信吗

usdt从哪里买

Bitget下载AP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