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一周年的回归与进化

最好的生日礼物,是从无到有,也是从“0”到“N”。

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从2019年7月22日首批上市企业开始,那些产业前景、业务层被市场广泛看好,形成强烈的市场共识预期的企业,将创造越来越多属于科创板的高光时刻。

几天前,中芯国际上市后表现耀眼,股价一路大涨,成为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科技股。而在本月初,北京证监局披露,京东数科与四家券商机构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冲击科创板。加上新近登陆科创板的蚂蚁金服,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科创板的科创特色愈发浓厚。

科创板炙手可热,表面看它不但能为公司股票的上市带来更高的溢价,而且其承载的注册制模式也能缩短上市的时间、放宽IPO审核。从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循序渐进的增量改革逐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不仅是破题大量急需资金的科创企业融资难题,也将借由鼓励企业创新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动力。

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维度是经济增长动能的转型,即由过去依靠资源、劳动要素投入转变为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人口红利不断消失的背景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将更加依赖资本的优化配置,这种优化配置将只能借由金融市场化改革实现。

用更市场的方式解决市场本身的问题,是市场化改革的最初逻辑,也是科创板制度设计的初衷。被赋予改革创新的使命,科创板才能以前所未有、超预期的速度推出,将监管层、交易所、地方政府、资本市场、科技企业以惊人的速度搅动起来。

看似错过中国互联网黄金二十年后,一大批科技企业也在改革“最好的时代”开始走上归途。或是摩拳擦掌或是等待观望,窗口已经打开。无论是科创板还是港股,都以极大的改革热情和诚意,开展了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创新。以此吸引优质的企业,尤其是新经济和高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回归。这些民营企业有互联网的“前辈”网易京东新浪们,也有更多被熟知和不熟知的科技独角兽。

一年以来,围绕科创板的争议和挑战依旧常见。市场化定价之后的高估值泡沫、暴涨暴跌风险、企业更新迭代还会存在,甚至比预期频繁。这需要保持改革方向的定力,也需要理性应对的制度储备,正如易会满在科创板开板时就说过的“保持热情和理性,共同遵循市场的规律,共同建设好科创板”。

新新之火,定可燎原。

光学量测量仪器

影像仪器ogp

3d影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