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笑到最后的人都做到了这三个字长江读书268期
职场里笑到最后的人,都做到了这三个字 | 长江读书268期
职场里笑到最后的人,都做到了这三个字 | 长江读书268期 长江商学院
在现代快节奏的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三个字――沟通力。沟通力,决定了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
事实上,沟通的技巧就像修自行车的手艺,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本期读书,长江商学院向你推荐央视前主持人樊登的《可复制的沟通力》一书,其中总结了5个关于沟通的常识,希望能帮助你成长为一个更会说话的高效沟通者。
《可复制的沟通力》
作 者:樊登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0年5月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者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来购买这种能力。”
在现代快节奏的职场中,我们可以这样说:是否能说、是否会说、是否具有出色的沟通力,将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你的效能取决于你通过语言和文字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就能发现,那些被认为工作能力强的人,在跟人交流时都能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具体,并能准确地关注到对方的需求。
相反,另外一些职场人经常说出毫无结构和层次的内容,把各种资讯和信息堆砌在一起,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被无情淘汰。
那么,沟通高手都是天生的吗?樊登老师说:“沟通的技巧和其他各种手艺一样,是要学习的,也是可以学会的。”
Part 1、高效沟通意味着信息的准确传递
人们常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件是把别人的钱放在自己口袋中,另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入别人的脑袋中。”
这两件事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
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在担任微软中国区总裁时,曾与比尔・盖茨进行了一次关于行程安排的沟通。有一次,比尔・盖茨要来中国,想把行程安排在2月,但这时刚好赶上中国的春节。比尔・盖茨和秘书都说:“行程一年前就订好了,不能更改。”唐骏忽然急中生智,对比尔・盖茨说:“是的,我知道您的行程是一年前就安排好的,但您知道吗?我们的春节是五千年前就安排好了的。”最终,比尔・盖茨只好在“五千年前就安排好了的春节”的压力下,改变了自己的行程。
在这个案例中,唐骏没有说一堆大道理,而是准确地找到沟通的切入点,巧妙地说明了中国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从而顺利地让比尔・盖茨改变了行程。这就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
事实上,真正好的沟通的关键在于,怎样在对方面前恰当地表达自己。
有人可能觉得这很容易:“不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说清楚吗?”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要知道,沟通是双向的,你不仅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清楚,还要时刻关注对方的情绪和反应,并能够接收到对方反应中的有效信息,继而做出更加合适、有效的反馈。
有些人说话喜欢绕弯子、暗示,要么就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因为有时“委婉”或“含蓄”被认为是一种美好的品行,但我不建议你在沟通中经常运用这种方式。
对方不是你肚中的蛔虫,不可能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按你期望的那样去理解,一旦理解错了,就可能导致沟通失败。
Part 2、沟通的目标不是“口服”,而是“心服”
临下班时,忽然来了个着急的活儿,领导要安排一个员工加班,然而大家内心是都不愿意加班的。
大部分领导会这么认为,如果员工同意加班,就是沟通成功、有效;相反,如果员工不同意加班,就是无效沟通或沟通失败。
我们常以沟通结果来判断沟通的效果,而对于沟通的氛围、过程和其他衍生状态都不重视,只关注显而易见的“口服”,而不关注对方有没有“心服”。
如果员工带着心里不服气的状态去加班,很可能会在工作中造成不该有的内耗,或者对工作应付了事,不愿意认真完成。
所以,在沟通中,仅仅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比有效沟通效果更高的沟通标准,就是既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要求,又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即达到一种高效沟通的状态。
有效沟通只是通过沟通行为让对方去执行和完成任务,高效沟通才是我们在沟通时要达到的目标。
如果你想让沟通最终高效地达成目标,就必须遵循下面这三大要素。
1. 有明确的沟通目标
简单来说,沟通无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谈,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共识、消除隔膜,最终解决问题,取得一致。
其中,“沟”是方法,“通”是目的。
对于国外的家庭,剪草坪是个很重要的家务。为了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家长就会教孩子来做这件事。
有一天,爸爸教儿子剪草坪,可儿子没控制好机器,结果“呼”的一下,一块草坪被剪草机全部剪没了。爸爸很生气,大声责备儿子。妈妈在屋里听见了,就出来制止爸爸,说:“我们培养的是孩子,而不是草坪。”
这个故事非常好地说明:不论是哪种沟通,都不要忘了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2. 善用语气、语调
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可能不一样,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有人喜欢平铺直叙地说,有人喜欢激情万丈地表达,有人喜欢摆事实讲道理,有人喜欢凭感觉来……因此,在沟通过程中,不同的人所用的语气、语调不同,沟通结果也不同。
我非常提倡共情沟通。简单来说,“共情沟通”就是沟通时要有同理心,在别人悲痛时,你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悲痛;在别人烦恼时,你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烦恼。
在沟通中,如果你能通过你的语气、语调将这些相应的感觉表达出来,那么你一定能够获得对方的共鸣,你们的沟通也会更加顺利、更加深入。
3. 用肢体语言为沟通加分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的眼睛该看向哪里,我们该做出什么样的面部表情,我们的整个身体应该是什么状态……这些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 = 7%的文字语言 + 38%的声调 + 55%的肢体语言。
在与人沟通时,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沟通的对象,都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些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也会相应地为沟通加分或减分。
比如,我在给大家讲课时,这是一种沟通,如果我没有任何肢体语言,只是干巴巴地坐在桌前讲课,你就会感觉我讲的内容很乏味。
其他类型的沟通也是如此,不论是与员工沟通,还是跟家人沟通,恰当的肢体语言都可以影响到你的沟通。
Part 3、沟通的本质是尊重与合作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自所处的立场、所适应的环境和所追求的利益等都有所不同,因此也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长、去生活、去工作,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跟他人发生矛盾时,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也会产生“你不这样多好”、“要是我能改变你多好”等类似的想法?
那就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在与你交谈时,内心也这么想,甚至不断通过语言暗示“你不行”、“你应该听我的”、“你这样很糟糕,应该改一下”,你会不会立刻产生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
如果每个人都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显然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
所以,高效的沟通的前提是懂得尊重自己的沟通对象,维护对方的自尊心,从对方的视角去看待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并以同理心来进行换位思考。能够做到这一点,才能让沟通更顺畅,我们也才能获得周围人越来越多的支持和喜欢。
当然,除了在沟通中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也非常重要。尊重自己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此刻的状态:“我”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哪些需要没有获得满足?
比如,当你在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时,就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我此刻有些生气,因为我感觉到了什么,我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我有些不满,因为我的某个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但就算我生气了,我也是很棒的”。类似这样几句简单的话,往往能快速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继续与对方进行沟通。
很多人觉得沟通出现矛盾的原因,是我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要么你赢,要么我赢,反正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赢家。带着这样的目的去沟通,自然是难以达到共赢的。
而这种失败的沟通,归根到底是匮乏型的心态在作祟,即当你的内心匮乏时,你就会觉得彼此之间的需求只能满足一个,要么满足你的,要么满足我的。
相反,当你以一种富足型的心态与人沟通时,你会觉得:自我的需求要满足,对方的需求也要满足,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想办法。带着这样的心态与对方沟通,其结果也必然会朝着共赢的方向发展。
“尊人者,人尊之。”沟通中如果缺乏尊重,不能平衡自己与对方的需要,总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方式与对方交流,这样的沟通是很难进行的。
只有学会尊重与合作,沟通的过程才会愉快而积极,结果才能如你所愿。
Part 4、学会倾听,是学会沟通的第一步
在沟通中,我们总是急于给别人提建议、给安慰,或者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以为这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沟通,却常常忽略了倾听的作用。
我以前在央视工作的时候,接触过很多优秀的主持人,其中崔永元老师的主持风格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也成为我后来工作时学习的榜样。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崔永元老师特别善于把握嘉宾的内心感受,并且非常善于引导,往往只说几句话,就能让对方说出更多的话来,而他自己则在一旁做一个倾听者。《实话实说》曾做过一期“郭大姐救人”的节目,主人公郭大姐不是特别善于表达,但在这期节目中,郭大姐在崔永元老师的提问下,说了很多话。在节目过程中,崔永元老师更多的时候就是坐在旁边耐心地听郭大姐讲,有时候听到郭大姐说到某个点时,他还会在一旁微笑。后来笑得声音越来越大,郭大姐也讲得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流畅,甚至说出了许多原来没有准备的话题,节目播出后反响特别好。
善于倾听的人都很受欢迎,但倾听并不是被动地听着,让对方把话说完就行了,这其实是一个接收对方信息的过程。只有将对方表达出来和未表达出来的信息接收到,双方接下来的沟通才有可能顺畅、高效。
要想拥有出色的倾听能力,建立最有效的沟通,我认为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深呼吸
目的是平稳自己的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到说话者身上,让自己能够调整心态,静下心来认真听对方说话。
第二步:提问
在倾听过程中,适当地提一些问题,既是对对方说话的反馈,也是在传递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注。提出的问题既可以是开放性的,也可以是封闭性的,目的都是诱导对方继续表达,将内心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第三步:复述
倾听者在听完后,不妨复述一下谈话者所说的内容,以保证自己接收的信息是完整的,避免沟通中出现差错或有理解不到位之处。
作家莫里斯曾说:“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很多关系的建立和问题的解决都是从善于倾听开始的,所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沟通高手,就要先努力让自己学会倾听,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Part 5、沟通高手都善于掌控情绪
当我们在沟通中遭遇不愉快,进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变化或心理状态时,最重要的是控制这种糟糕的情绪或心理蔓延,别让自己被情绪所左右,否则沟通效率会大打折扣。
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看到的总是事情坏的一面,动不动就牢骚满腹,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一有机会就要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
比如:“你又把房间弄乱了,为什么每次都要把房间弄乱?”、“你为什么不在适当的时候给我打电话?”……
抱怨的主语是“你”,所以抱怨也就是在指责别人的不是。从主观上来看,抱怨似乎在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一种自我保护,与其让自己体验痛苦、自责、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如将矛头指向别人。
但事实上,抱怨也是一种暴力沟通,它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重复消极的心理暗示,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别人,让沟通更加不畅。
要想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就要停止这种抱怨式的暴力沟通,用有效的方式与对方进行沟通。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三种方法作为参考。
首先,要表达感受,提出诉求
在正式沟通之前,不论你是想加薪,还是想获得他人的关注,都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转而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表达感受时,要多使用“我”,少使用“你”,这样就能更好地避免暴力沟通的发生,像“我感觉……”“我认为……”等,都是在陈述自己的情绪状态,为接下来的沟通打开了一扇门。
随后,你就可以提出你的核心诉求了,也就是你想通过此次沟通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你在沟通时要达成的目标。要注意,你的诉求一定要具体、清晰、准确。
其次,要阐述诉求的原因
我们不但要提出自己的具体诉求,必要时还要阐述清楚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诉求。
比如,你向上级领导提出加薪的诉求,你就要列举出来可以支持给你加薪的几条理由:匹配工作能力、同步市场行情……
很多人在描述问题时,往往会不经意地带进个人评价,导致诉求和对现状的描述混为一谈,影响沟通,这一点要尽量避免。
最后,要学会向对方提出你的建议
在向别人表达感受、提出诉求后,你的诉求可能会被拒绝。在这种情况下,切记不要用抱怨的方式来沟通,否则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式的沟通之中。
你可以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还用领导安排员工加班的案例说明,如果员工都不想加班,领导可以提出承担一部分工作陪员工一起加班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加班时间也安抚了员工的心理。
绝大多数在行业中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依靠自己与众不同的交际和沟通能力,获得上级的认可与信任,得到下属的支持与爱戴。
所以,沟通大师卡内基说:“现在的成功人士,有80%以上是靠沟通力打天下的。”
沟通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只要你学会了相应的技巧并勤加练习,沟通力一定可以成为你职场立足和晋升的最大武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