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增速下行上市银行密集发行优先股补血

净利润增速下滑、不良贷款侵蚀,令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难度越来越大,利用优先股融资成为常态。交通银行日前公告称,该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计划获得证监会批准。上海商报记者统计,自5月底以来,1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经有5家银行披露了发行优先股的进展,总募集资金不超过1199亿元。对于绝大多数上市银行来说,发行优先股“补血”已经是其再融资的首要选择。

根据交通银行的公告,该行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批复》,核准该行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5亿股优先股,自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近期也披露了优先股融资的进展,其中交行募集资金不超过450亿元、民生银行不超过300亿元、中信银行不超过350亿元,另外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募集金额分别不超过49亿元和50亿元。

事实上,一些正在酝酿优先股计划的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尚未达到告急程度。例如,宁波银行一季报显示,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21%、一级资本充足率9.03%、资本充足率13.15%;交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08%、一级资本充足率11.39%、资本充足率13.22%。根据银监会2012年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相关要求,到2018年底,系统性重要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需分别达到8.5%、9.5%和11.5%,非系统性重要银行需分别达到7.5%、8.5%和10.5%。

不过,即便如此,分析人士仍表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情况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当前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在13%左右,低于美国、日本大型银行15%左右的平均水平,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提高,对资本的需求将明显提升,而净利润增速放缓且分红率基本稳定,内源补充作用较为有限。一位证券行业银行分析师表示,“现在几乎每家上市银行都在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优先股的融资成本较低,有利于公司缓解融资压力”。

另一方面,优先股对二级市场的影响目前微乎其微。优先股的风险收益特征介于债权和普通股权之间,而且优先股涉及条款更多,设计灵活,给融资主体和投资者都提供了更多选择。“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混业经营、金融脱媒进程的加速,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对其发展前景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上海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