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压力下再提资产证券化重启之路长且远?

资本压力下再提资产证券化重启之路长且远? 更新时间:2011-3-29 10:26:57   今年两会以来,多位金融界“大腕”将市场的目光引导到了资产证券化上。这份“大腕”的名单中包括:工行行长杨凯生、招行行长马蔚华、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中投副总经理汪建熙……他们无一例外,都在呼吁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在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之后面临补充资本金的压力,这是当前各大银行面临的“通病”。这是否是“大腕”们力挺资产证券化的直接诱因?

而回首几年前那场资产证券化试点,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抑或是启示?现阶段是否是重启资产证券化的黄金时代?

通过这期的讨论,我们希望能给市场呈现一份“摸索中的资产证券化之路”的全景图。

嘉 宾

社科院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 曹红辉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 李志强

“沉寂期”过后的呐喊

1、 作为次贷危机中风险传递的导火索,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饱受诟病,我国刚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试点业务也因此进入“沉寂期”。而近期,工行、招行、民生、中投等多家金融机构高管均提出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您觉得金融家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集中就此建言?可否说,银行的再融资压力是这一建言的触发点?

鲁政委:此时密集建言,最重要的原因,是缓解银行的资本监管压力。我国银行业务目前仍以信贷为主,而信贷又是最占用资本的业务,风险权重为100%。如果银行利润不能补充足够的资本,就意味着随着信贷投放,银行总是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融资以便补充资本,这显然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资产证券化,可以将大部分风险向外转移,从而可以释放出银行的部分资本,这实际上在资本充足率保持方面开拓了一条重要的新途径。而这一途径,早已在国外非常成熟,并成为了银行维持资本充足率方面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

李志强:我们认为,近期多家金融机构高管提出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更多地是从中国金融业长远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因为即便当前不存在银行再融资压力和信贷规模管控的情况,中国金融业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也应该在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展开更多的创新。虽然欧美等国家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出现了问题,引发了次贷危机,但国际金融业更长期的发展经验证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金融体系风险,促进资金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方面是能够发挥较好作用的。

在现阶段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再融资的压力,降低银行业承担的风险。近两年,我国银行业发展较快,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为保证资本充足率,银行的资本金也要相应增加,这导致银行业普遍面临再融资的压力,由于银行的融资量大,对上市银行的股价乃至整个股票市场都会形成压力,另外,再融资也将摊薄现有股东权益。如果能够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来降低贷款规模,就可以显著缓解再融资的压力。

除了缓解再融资的压力,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可以将间接融资转化为直接融资,一方面,降低了银行承担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为债券市场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总之,在妥善监管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推进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积极意义。

曹红辉:原因之一,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地转移信贷风险。前两年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贷款没有经过足够审慎地审核就将发放出去,肯定会积攒一些风险。原因之二,通过转移风险,可以解决监管约束的问题。确实,银行的监管压力,比如再融资压力、存贷比压力等是金融机构重提资产证券化的最直接原因,也就是你问题中所提的“触发点”。原因之三,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商业银行进入金融市场,使得金融市场的结构更加优化,体系更加健全。

1234下一页共4页 分享: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上海影像仪官方

光学测试仪器公司

光学影像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