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国纷纷动手撼高盛
美国、德国纷纷动手撼高盛
美国、德国纷纷动手撼高盛 更新时间:2010-4-20 22:58:58 地动山摇。
假如一宗百年宗教受到质疑。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高盛涉嫌欺诈或许正是一例。
“在华盛顿和华尔街,没有比动高盛更能敲山震虎的了。”被誉为金融导师的金融专栏作家Don McNay如是评论。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SEC指控高盛集团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
次贷风暴前,“高盛主义”在“金融神坛”屹立了80多年。
“如果资本主义是一种宗教,那么高盛集团早已被人们视为这个宗教的总教堂。”2001年,欧洲媒体对高盛如是描述。
十年后,这句话非但没有褪色,且越发炫目。
如果说2001年之前,高盛与政界的高层轮动大多仅限于美国,此后的10年中,排在美国第58任财长亨利?福勒和第70任财长罗伯特?鲁宾后面的名单正越拉越长,触角也伸到了希腊、意大利、德国和澳大利亚。
高盛俨然构建了一宗全球金融宗教。此前尽管有不少非议,但高盛构建的政商轮动模式对此置若罔闻。
紧随美国SEC,德国政府18日表示将对高盛采取法律行动。
奥巴马们似乎要动一动这座教堂。
高盛的美国“旋转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是1934年根据证券交易法令而成立,是直属美国联邦的独立准司法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管理条例旨在加强信息的充分披露,保护市场上公众投资利益不被玩忽职守和虚假信息所损害。
SEC成立的两年前, 1932年,时任高盛CEO的西德尼?韦恩伯格在华尔街大佬几乎都不看好罗斯福的情形下,毅然站到罗斯福身后,为其新政提供强力支持。
韦恩伯格赌到了高盛的好局。韦恩伯格1930年出任高盛CEO,并在位达39年之久。从二战到朝鲜战争,韦恩伯格始终是美国战时经济枢纽“战时生产委员会”的副主席,而他的顶头上司则分别是罗斯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
1930年代,高盛集团在华尔街和华盛顿高层之间织就的政商网络初露端倪。而论资排辈,高盛远比SEC老到,1869年即已成立。
高盛认为,整个集团的文化正是源自西德尼?韦恩伯格。这种文化不仅包括这位在任39年的CEO所表现出的过人精力,也包括在他的打造下,一个华尔街企业从此能够登堂入室与华盛顿高层对话,甚至成为华盛顿寻找政府官员的人才后备库。
翻开在政界拥有一席之地的“高盛校友录”,白宫办公厅主任、美国财政部长、美国助理国务卿等职位显赫其间。
2006年6月28日,美国参议院一致同意高盛董事长兼CEO亨利?保尔森担任美国第74任财政部长。此前大约一周时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宣布辞职的同时加入高盛,担任副董事长兼高级国际顾问团主席。
保尔森在1970-1972年间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的助手。1974年,保尔森加入高盛,1999年保尔森升任高盛董事长兼CEO。而佐利克则在克林顿时期就曾担任过高盛的高级国际顾问。
也正是此二人的先后轮转,使更多人注意到了高盛与白宫之间进进出出的“旋转门”现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研究人员孟亚波认为,在美国总统4年一选、政党轮替执政的政体下,美国政府官员更迭频繁,极易形成官、学、商角色互换的“旋转门”现象,而高盛集团则以在“旋转门”中发挥作用为荣。
事实上,直到2010年前,高盛在政界的形象仍堪称完美。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高盛人务实、肯干、绝不英雄主义和好出风头的形象。曾于小布什执政时期担任过白宫经济顾问的前高盛董事长史蒂芬?弗里德曼说过,在高盛,不但没有明星银行家,甚至连说话都要尽量少用第一人称代词。
小布什执政期,高盛迎来与白宫的狂欢。
财政部长亨利?鲍尔森、白宫办公厅主任乔书亚?博尔顿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市场事务负责人威廉?达德利、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鲁本?杰弗里、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邓肯?尼埃德奥尔等均出自高盛。
崇尚团队合作、忘记明星体系,自韦恩伯格时期传承的高盛文化,使纽约宽街85号的高盛总部大厅,成为白宫高官的摇篮。
危机的高盛推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高盛的国家生意也跨出了美国国界。欧洲,成为新世纪高盛经营政商“旋转门”生意的又一个重镇。
希腊债务危机将高盛植根于美国和欧洲的影子帝国拖入众人视线。
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之后不久,高盛和希腊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来帮助希腊掩盖其日益增长的赤字问题。
希腊借贷运行,高盛对此心知肚明。为降低自身风险,高盛选择将德国和希腊变为一条绳上的蚂蚱──替希腊政府安排货币互换交易后,高盛向德国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即一旦希腊出现债务危机,将由出售保险的银行方支付10亿欧元。
负责这单业务的德国银行投行部联合主席迈克尔?考斯其职业生涯正起步于高盛。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欧洲人很快发现了10年前高盛与希腊当年的协议。
愤怒的欧洲人发现,高盛已悄无声息地在美国本土之外扎根。其中最为显眼的高盛派政要是两度担任意大利总理的普罗迪,在1999年至2004年间,普罗迪是欧盟最高执行机构之一的欧洲委员会主席。而1990年至1993年,普罗迪曾在高盛担任顾问。
而希腊之外,与高盛有过类似交易的国家正是意大利。
在本土,高盛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4月初,美国金融危机质询委员会对曾在克林顿时期担任财政部部长的罗伯特?鲁宾进行质询。
这位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盛银行董事长原本声名显赫。由于担任财长时期力保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的经济扩张长盛不衰,并挽俄罗斯金融危机狂澜于不倒,他曾被《时代》杂志誉为“拯救世界三人行”中的一员。
如今,鲁宾因过于信奉“金融自由化”而遭到质疑。
8日,面对国会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的询问,鲁宾承认自己没有及时发现次级贷款领域的投资风险。这位把玩衍生品、出身投行的曾经的自由市场信徒如今对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是,“加强对杠杆率限制”以及“加强对衍生品监管”。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集团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
奥巴马政府与高盛的战役正式打响。
太大不能倒?
不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在美国政界总有一席之地的高盛毕业生在奥巴马政府遭遇尴尬。
早在年初时分,奥巴马就曾提出一项“沃尔克计划”,用以削减银行机构的规模,并限制银行使用存款进行风险较大的投资。《经济学人》杂志对此的分析是,奥巴马想向选民展示他的进度。
这份计划的上半部分涉及经营范围的限制。那些有存款、保险,因而可以从央行获得必要时救助的银行,将不得拥有或投资股市和对冲基金,也不得从事所有权交易;计划的第二部分则侧重于限制银行的经营规模。
拥有商业银行牌照,同时通过自由贸易经纪业务获利匪浅的高盛成为沃尔克计划的关注焦点。尽管美国财政部官员曾表态允许拥有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退回商业银行牌照,但高盛内部人士表示,高盛此前取得的商业银行牌照无法轻而易举的取消掉,面对监管者加强监管的举动,高盛无法回避。
SEC的诉讼表明,奥巴马明确选择拿高盛开刀。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SEC对华尔街素来照顾有加,甚至被视作华尔街在华盛顿的公关大使。金融危机爆发后SEC长期失声,并且在关键时刻搞砸了麦道夫丑闻案。
这一次,SEC挑中高盛来挽回自己的名声。
有分析形容当局行动是“杀一儆百”,旨在清算金融海啸罪魁祸首。高盛不幸树大招风。
“在华盛顿和华尔街,没有比动高盛更能敲山震虎的了。”Don McNay说。
在SEC对高盛提起诉讼后,高盛官网发表声明,称SEC的指控缺乏法律和事实依据。由于继医改法案通过之后,奥巴马和民主党正雄心勃勃积极推动金融监管改革,此案无论SEC胜诉与否,都可作为立法的重要推力。
美国大学华盛顿法律学院法学教授Kenneth Anderson期待这一诉讼将如何寻找到相关法律依据。“高盛总说他们是宇宙的主宰者,那么在这桩案子里,他们或许真能全身而退,甚至与此同时找到获利法门。”
但在这一阶段过去后,人们将更关心对金融市场的长期监管机制。
紧随SEC,德国政府18日表示将对高盛采取法律行动。
不过, Don McNay提醒乐于看到高盛垮掉的人们:“SEC只是提起诉讼,并不意味着它能胜诉”,“高盛或许会赢得不费吹灰之力,这只是一项起诉,并非犯罪指控”,“没有人会坐牢,更没有人会被戴上手铐”。
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华尔街、全球金融界、芸芸众生都拭目以待。“尽管高盛庙大难倒,但这一切只是开始。”Don McNay语意深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