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上市的第三次浪潮

银行上市的第三次浪潮 更新时间:2010-12-26 9:15:13   2010年12月10日—12日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指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中,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一边是源于“三农”需要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另一边则是国有大型银行不断收缩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业务,而此时,处于支持“三农”第一线的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以及农信社则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上市,也标志着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改革渐入尾声,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  从2003年信用社改革以来,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以及农信社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07年,3家城商行上市之后,至今3年之久,尚未有一家城商行和农商行能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随着银行业自上而下的改革,未来几年,势必会成为城商行和农商行改革上市的好机遇。  事实上,作为地方融资的重要支持者,一直以来城商行及农商行们既对地方建设作出过难以忽视的贡献,也因此而坠入不良资产的重重黑洞。如今在监管层的铁律要求以及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带来的融资需求下,地方政府的拯救行动已经开始。  城商行上市多舛  自2007年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三家上市之后,城商行上市冰冻,只因宁波银行高管持股较高、北京银行出现大量“娃娃股东”等现象,饱受外界争议。彼时这些城商行的压力很大,监管层压力更大。  追根溯源,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商行上市之前内部员工持股比例太高,直接后果则是,完成上市后账面上的财富较多。  但后果都是历史造成的。城商行基本都由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城市信用社转型而来。2000年之后多次增资扩股,绝大多数城商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已经超过200人,形成了大量的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  由于此类股权结构复杂,可能存在上市前的利益输送,藏污纳垢,此后证监会一直对员工持股、自然人持股心存警惕。  这一停,让等待上市的城商行们一等就是三年。  2010年9月,转折出现。财政部联合“一行三会”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通知》。其中最关键的,即是厘定“自然人股东持股总数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0%;单一职工持股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或50万股,否则不予核准公开发行新股”。  此番“自然人股东持股不超过10%”的说法,已经释放了利好信号,即城商行上市最后的技术性障碍即将解除。而城商行需要做的,只是为政策出台做好调整的准备。  “新规一出,各地城商行开始跃跃欲试了。”某地方银监局的人士表示,员工内部持股这一症结有了良方之后,不少城商行开始着手清理内部股权。  经过治理,已经开始排队的重庆银行、杭州银行等城商行内部的员工股已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末,大连银行、杭州银行、盛京银行、重庆银行的自然人持股比例分别为11.79%、11.75%、3.59%、2.81%。  此外,对于五部委新规中未突破“城商行上市股东超过200人红线”的问题,银监会也已和证监会达成共识:以新《公司法》实施为界,2006年以前城商行上市股东超过200人的可以申报IPO材料。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都完成上市之后,城商行作为中国商业银行的第三种力量,上市诉求开始进入监管层的视野。”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城商行上市面临的最主要障碍在制度层面已经得以厘清。  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上海银行等城商行的经营指标与上市银行差别不大,仅以公司资质论,国内已有相当部分的城商行具备了上市的条件。  统计显示,2010年前9个月,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增长15.3%;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长27.5%;而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则增长34.8%。在扩张速度上,城商行明显快于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  事实上,城商行今后还将面临一项重大的考验,即利率市场化。目前来看大中型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能力相对较强,中小银行由于转型程度较慢,普遍害怕利率市场化。  “这种情况之下,城商行的唯一出路就是差异化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创新特点选择特定的客户群。”业内人士建议,与此同时,利用上市的机会,规范公司治理,成为一家公共公司,也能使城商行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农商行曲折发展之路  在过去50多年的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产权制度、监管体制、内控制度等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从而严重束缚了其服务“三农”的实践。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首先在江苏进行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1年,江苏的张家港、常熟、江阴等地由农信社经过股份制改革等转变为农村商业银行,完成了农信社改制的一种尝试。而在2003年的浙江,农信社改革又走出了另一种途径,浙江宁波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鄞州农村合作银行。  时隔7年之后,截至2010年10月末,中国共组建了农村银行机构314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84家,农村合作银行230家,资产总额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40%。  在近七年的发展当中,不少由农信社转变成为农商行之后,自身的产权进一步明晰。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农商行不断地求发展求变化,在国家的帮助之下,已经使农商行的不良资产迅速下降。  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8.2亿元,不良贷款率2.34%,比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  经过不断发展达到一定基础的农商行,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都在积极地准备登陆国内的资本市场。通过上市,一方面可以增加农商行融资的渠道和灵活性。另一方面,上市之后的农商行在公司治理、风险控制以及运营效率上都能够提升一个档次。  如此一来,上市,在农商行面前似近又远。  时间定位于2008年9月份,证监会发审委的一份培训记录在市场上广为流传。内容则是,证监会暂停了城商行以及农商行的上市审核。而主要原因则是,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股东结构问题,而有关部门则正在制定相关政策。  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进入了上市辅导期,但是农商行上市却遥遥无期。  2010年12月16日,成立两年多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却走出了一条不同的上市之路。当日,重庆农商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或许也给国内其他的农商行开启了另一条路径。  随着重庆农商行的上市,更加激发了国内其他农商行上市的迫切感,在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制渐入收尾阶段,在未来几年之中,农商行上市也将会水到渠成。  战略定位是关键  上市无疑是城商行和农商行谋求快速发展的一个极好的选择。  对于城商行来说,试水资本市场一方面是成就其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未上市的城商行跃跃欲试。中国银监会监管二部副主任周民源在深交所中小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研讨会上就表明监管部门的态度,只要达到条件,我们都同意。  一资深行业研究人士认为,城商行重启上市已是箭在弦上,关键并不在于政策是否放行,而在于城商行是否已经形成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相比大中型商业银行而言,城商行在品牌影响力、客户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劣势众人皆知。但商业银行的经营并非“大必胜”,这从国际上各类社区银行、专营银行的模式中可见一斑。就国内商业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来看,或许迷你型的特色银行并非首选,但要做到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银行也并非难事。  在经过多年混战之后,城商行已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准确定位,打着“市民银行”旗号的不在少数。从已上市的3家城商行的业务结构来看,零售银行业务逐渐占据了主要位置,如杭州银行就创建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北京银行大力推进个人贷款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城商行的出路在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稳定盈利的经营模式,当城商行“扩张有理”的时候,融资上市便是一桩再顺理成章不过的美事。  面对城商行的快速发展,农商行也不断根据自身所面对的不同环境积极定位自身的发展战略。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曾认为,农商行应该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县域农商行要着力打造农户、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品牌,形成自身经营特色。  一位资深的农商行人士认为,未来农商行首先要立足本地,首先服务好本地区的“三农”以及微小企业,并且根据当地的需求,发展符合自身需要的特色金融服务。在没有达到一定的条件时,不要积极地跨区域发展,农商行之间的过度竞争比不竞争更加危险。相关文章:银行陷“很差钱”怪圈银行地产再反弹下周有望见红盘银行地产再反弹下周有望见红盘银行地产再反弹下周有望见红盘银行板块:低估值带来高安全银行板块:低估值带来高安全银行板块:低估值带来高安全汇丰晋信:年末观望情绪浓厚可作长远投资布局汇丰晋信:年末观望情绪浓厚可作长远投资布局市场低位缩量振荡

<.p>bitget下载详情

<.p>bitget注册地址

<.p>bitget中文官网

<.p>bitget官方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