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发力:全产业链冲击25%毛利率

英利发力:全产业链冲击25%毛利率 MBAChina   特约撰稿 李婷婷 本报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在2009年广受关注的敦煌电站招标项目中,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YGE)以0.69元/度的报价让业内哗然。

而现在,它的董事长苗连生想借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让企业脱胎换骨。2月3日,该公司成为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商中的首家中国企业。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变成了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最初竞争的是成本,是质量。当价格越来越接近的时候,企业的品牌就变得更为重要了。”英利绿色能源CFO李宗炜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我们不能等!”

一石二鸟

而作为上市公司CFO,最让李宗炜不能释怀的是中外产品之间“不公平”的价差。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国和德国产品,性能、质量完全一样,但是,德国产品就是要比中国产品贵10%~15%。”

李宗炜所说的10%~15%的价差,对于英利绿色能源来说,意味着一年利润凭空少赚了1.1亿美元~1.65亿美元。2008年,英利绿色能源的销售额是11亿美元。

“说到底,就是一个品牌知名度的差别。如果用户对中国企业品牌的认知度提高了,可以把价格推上去,10%~15%的价差通过时间通过努力可以缩小。”李宗炜补充道:我们想向用户传达的是:英利绿色能源是一个国际品牌,不是一个中国本地的区域性品牌。这也是英利绿色能源赞助国际足联的初衷。

不过,除了10%~15%的价差,董事长苗连生觊觎的还有对光伏组件国际市场定价的决定权。

2009年,苗连生对国内外太阳能厂商公开叫拍:只要英利不涨价,谁也别想涨价。

记者了解到,从1998年进入太阳能产业起,英利绿色能源就一直采用垂直一体化运营模式。目前,英利已拥有从硅料、硅锭、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应用的全球最完整产业链,实现非硅成本和单瓦耗硅业内最低。凭借最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所有生产环节都放置在一个生产基地内),其生产成本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

“我们可以承诺,到2011年底2012年初,做到1美元1瓦的太阳能组件。这是我们的成本,如果1.3元卖出去的话就有百分之二十几的毛利。”李宗炜不停地帮记者算账。

价格屠夫

虽然英利不是投标主体,但敦煌电站招标项目0.69元/度的投标价,已经震惊业内,这远远低于业内超过2元的平均成本,苗连生因此被斥为行业规则破坏者。也正是由于过低的价格搅动了行业的格局,英利经常被同行诘责。#p#分页标题#e#

“我们是国电投的独家组件提供商,我们卖出去的产品还是有我们的利润。其实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0.69元是做得到,不是做不到。如果说国电投不赚钱,我们也不赚钱。不过,谁也不亏是可以做到。而且,未来随着成本还往下降,可能明年后年这个价格就赚钱了。”李宗炜解释。

2009年10月,英利又率先在全球掀起大幅度的降价风暴。

从去年10月份的4.2美元每瓦,降到了今年的2.8美元每瓦再到现在的1.8美元每瓦,还仍然保有19%~20%的毛利率。苗连生笑言,英利的名字在国际市场上让人听到就感觉可怕。

“这是特定时期特定的做法。”回忆起当时情形,李宗炜向记者解释当时的降价原委。2008年金融风险爆发后,全球太阳能行业也饱受伤害,需求一度陷入低迷,企业也纷纷停工待产。由于从银行贷不到款,导致投资回报率大大降低,太阳能项目开发商也没有投资意愿。一时间,光伏行业陷入冰点。

“我们最早开始降价,并出让部分利润给项目开发商,使其回报率上升,从而客观上也抬高了市场需求,市场回暖,同时,还压低了上游多晶硅硅料的价格。”

结果让人出乎意料,经过金融危机,英利的全球市场份额反而从2008年的5%上升到2009年的12%.公开资料显示:英利的毛利率从2008年第四季度的13%,增长到2009年第三季度的20.1%.承受底线有着“价格屠夫”风范的英利,到底什么样的价格可以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

<.p>bitget交易所app

<.p>bitget安全下载入口

<.p>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