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代表关注房价话题引发网友观点碰撞
地方“两会”代表关注房价话题 引发网友观点碰撞
地方“两会”代表关注房价话题 引发网友观点碰撞 更新时间:2010-2-6 0:25:25 房价居高不下,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也是中国各地“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话题涉及“买不买得起房、楼市调控、物业税、保障房、‘夹心层’”等诸多方面,其中有不少观点由于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引发不少网友观点碰撞。 “40岁后租房”论遭拍“板砖” 广东省“两会”上,政协委员、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一句“40岁以前的人租房,40岁以后的人买房。”话音刚落,就在网络上引起了“板砖”满天飞。 对于这个建议,有网友就哀叹:“房市”连着“房事”。40岁之前不买房,怎么娶老婆?书记大人放宏论,先得听听丈母娘肯不肯。 也有网友针对“板砖”满天飞的状况指出,“40岁后买房论”招来的“板砖”都足可盖个江景房、小别墅了。 有媒体评论说,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反应都特真实,体现了各自的角度和立场。作为无房者,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想法质朴而合理,而作为政府及政府的代言者,想分出层次依次解决问题算是权宜之计。 可为什么一谈到此问题就冲突了呢?原因在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财产文化观,即“租没买安全,买得再贵也安全一生,以生活本质而论,安全比昂贵更重要。” 楼市调控政策落实考验地方执行力 这两天的新闻中,一条“北京地区一月份的商品房成交量出现大幅下挫”的消息让人不得不抛出问号――持续“高烧”了大半年的北京楼市真的就在新年的寒冬中开始降温? 究其背后的原因,很多媒体及业内都表示,是由于去年年底陆续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影响,才会让北京楼市有如此表现。 此前几年类似于“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优化供地结构”、“强化市场监管”、“打击投机”的表态可以说比比皆是。但房子的价格却仍然“稳步快速”上涨,离普通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越来越远。 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认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情况,房价切忌攀比。商品房价格主要由市场调节。但政府也要按市场规律合理调控。长远来看,广州的房价是有上升空间,但房价也要健康、平稳、有序地增长,不能急上急下,大起大落。政府要首先想着老百姓。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我鼓励和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但一定要是健康、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最近中央再次发力,针对房地产的多项政策密集出台,调控房地产业。而各地方政府也在本地“两会”作出了积极表态,其具体调控举措则是因地制宜,各有重点。然而,决心已下, 具体效果会怎样,还得看各地政府的执行能力。 物业税到底能否抑制房价? 物业税这个话题产生已有6年多的时间:2003年5月开始,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分3批进行,分别在北京、辽宁、江苏、深圳、重庆、宁夏、福建、安徽、河南、大连等10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的32个县、市、区开展。 对于房价居高不下的现状,不少地方“两会”上的代表建议以开征物业税做为解决的办法。 广州市地税局副局长林如山在组讨论会上建议,广东应尽早探索征收“物业税”。不过,他也坦承,物业税虽有遏制房价之功效,但因其需相关配套,近期内恐难以实行。 而在此前不久北京市的“两会”上,北京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北京最早将在明年年底开征物业税。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提出,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要实行物业税以促降房价。更有观点认为,北京在商业地产方面,已具备开征物业税的条件。 然而,与北京市地税局的表态不同,1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财产行为税司副司长杨遂周在国税总局网站的在线访谈中表示,物业税的改革目前还处在研究和准备阶段。有媒体指出,北京市地税局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不同表态让人困惑。究竟什么是物业税?整体设计是什么?该如何征收?至今,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正式文件公布。 可以说,地方两会代表委员们的言论明显地表现出对物业税调控房价的期待,但物业税是否能够成为打击投机、高房价的重要武器还在议论之中。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说,“物业税与房价应该是两回事。短期内物业税可能导致房价下降,但长期来看,二者没有什么关系。”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很微妙,在各种紧缩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物业税很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是卖方市场的现实下,很可能是买房人在承担税负。” 此外,网络上对于物业税的讨论也是质疑声不断。 有网友说,尽管国家出台物业税,是大势所趋,但要让它承担平抑高房价的重任,实属一厢情愿。“指望物业税来遏制虚高的房价,无疑是‘关公战秦琼’。” 有些已经购房的网友更关心物业税如何征收,他们担心自己将被重复征税。“开征物业税,就不应再征收土地出让金等各类其他房产税了。再深说一步,已缴过各类房产税的如果再征物业税就是重复征税。” 有专业房地产网站博主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物业税空转的征收模式执行,即自住也要征收,那么购房者将会面临双重征税,压力会更大。等于购房者买套房子,不仅要支付土地出让金转嫁到房价上的那部分,还要世世代代的交物业税,即使费劲全力的摆脱房奴,也解放不了,还要继续交税,做‘税奴’,这对于中低收入者而言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保障房如何保障?“夹心层”可否不夹心? 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有关民生的论题不少着墨于保障房建设及关注“夹心层”。 在江西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江西省政协委员许小欢建议把“蚁族”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体系。“近几年已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许多人的月平均收入为1000元至2000元,扣除每月生活基本费用开支后,所剩无几。这个群体按照现行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既不符合享受廉租住房的标准,又不具备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更买不起商品房,处于住房保障的夹心层。” 山东省政协常委宋传杰在与网友交流时指出,抑制房价,让老百姓住得起房,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政府出钱建足够多的保障性住房,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 “如果房源多样,大学刚毕业没有财力的可以先去享受公租房,实在困难的去住廉租房,如果现在有收入、又买不起商品房,去享受经适房,这样就把原来大部分挤在商品房队伍里的人层层分离。”宋传杰说,这就会使原来扎堆买商品房的那部分消费者减少,反过来又影响了商品房的供求关系,让房价回归理性。 北京市长郭金龙在工作报告中明确表态,今年北京市提出的计划是新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13.4万套,占全市住宅开工套数的50%以上;自住型、改善型等各类政策性住房用地供给超过1250万平方米,占住宅供应总量的50%以上。 在上海,上海市长韩正也明确表示,保障性住房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最多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目前关键是抓落实。”他并表示,将逐步放开经济适用房门槛、推公共租赁房做为引进和留住人才的一项保障。 一位网友曾在网上发出如此感叹:我是有一份收入尚可的“白领”,但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我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每月租房开销就要用去收入的近一半,加上其他开支,被迫成为“月光族”,攒钱买房遥遥无期。 有网友指出,如果想达到“没家的孩子社会抱”,政府可以加大公共租赁房的投放力度,政府财政出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拿一点,建成批量可供应的公共租赁房。 有媒体评论指出,希望保障房供给不落实再也不要以“差钱”为理由,关键是钱怎么用、用到哪里去了。如果再加以驱动力,把真正解决困难群体疾苦纳入地方干部政绩考核,恐怕这种叫苦声就会少多了,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