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哲:一个有着深度思考的80后作家

杨哲:一个有着深度思考的80后作家 MBAChina   新概念一直就有“南韩北杨”之说,杂文看韩寒,小说看杨哲,这是新概念最有知名度的两大品牌。曾获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杨哲,16岁就出版了小说《放飞》。18岁出版《没有翅膀的天使》。20岁出版杂文集《杨哲主义》。作为与韩寒同期鹊起的作者,杨哲却在人气鼎盛之际选择去求学。读中戏导演系,当班长,干编剧。一晃七年过去了,当他重新站到公众面前时,已是集编剧、导演、作家于一身的多面手,作品包罗电影剧本《芳香之旅》、《落地秀才》《80后空乘》《博客奇谈》、话剧《易牙王》。还有小说《心理罪之埋》。同时,一部更令人期待的作品也正在酝酿之中。

韩寒等一批80后作家是深信张爱玲“出名要趁早“那句话的。杨哲却为何放弃当年那么高的起点,选择沉寂下来?他不是江郎才尽,也不是没有机会。他是真的与众不同!当别人继续出名、赚钱的时候他却放弃名气去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当别人用两个月写完一本书的时候他用七年,当别人靠当主编收购文字的时候他在自编自导。当别人在杜撰富女阔少、才子佳人时他在揭露黑暗与现实。当别人还在跟90后抢夺青春话语权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做社会底层的代言人。在杨哲身上,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国80后罕有的两种品质——踏实与社会责任感!80后真的到时候成熟了。作为80后偶像的韩寒依然叛逆,更多的偶像连叛逆的精神都没有。有的只是浮华甜腻与无病呻吟。终于,我们看到了一个脚踏实地的身影。80后访谈第9期专访沉寂三年之后,携《埋》归来的80后作家杨哲。

80后之窗记者吉守烜(以下简称记者):有媒体这样评价您的新作《埋》,说他是一部用罪恶写成的大善书,是一部来自社会底层的生存调查报告。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本书的内容么,以及说说撰写这部作品的初衷。

杨哲:《埋》的写作之初,是为了证明80后的作家中也有深度思考的人。大家买韩寒和郭敬明的小说,消费的是他们的名气,而非作品。但80后不能一直这么浮躁下去。中国的文坛也不能几十年后回顾一下80后,除了作秀,没干别的。我们当中需要出余华,莫言那样的人,能承载民族命运的作品。

至于《埋》的起笔,来自于一本新闻周刊的对煤矿的采访实录。说有个矿工一年只打三个月的工,分别是最冷的时候,和最热的时候。因为他是一名人民教师,只有寒暑假可以出来。而学校已经给他打了好几年的白条,如果不挖煤,他根本养活不了自己。那篇报道翻过页来,就是豪华轿车的广告。在翻这本杂志的时候,我特别强烈的感觉到,中国这社会有太多事情挺荒诞的。所以我想围绕着社会的扭曲和荒诞展开来写一个故事。

我的最根本的写作目的,是想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来解析中国社会的矛盾。这个村庄里边有所有社会上的典型人物,暴发户,二奶,记者,官员,打手,老百姓,黑白两道混的等等。怎么串起来这些人物?只要村子旁边有座金矿就行了。各种人都会被金子吸引而来。好玩的是,现在的中国在全世界人眼里,就是一个金矿。包括中国人自己也这么认为,我们处于一个最幸福的时代,因为我们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金山。而你要知道,金矿挖出来的,并不总是金子。随着一克金子的诞生,会有成吨的垃圾和污染物也会随之诞生。但人们从来没有关注这个。普通人只看到了闪闪发光的东西。问题是我是作家。我能看到旁人所关注不到的黑暗。

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生存调查报告那种纪实的东西。我觉得它更像是标准的好莱坞制作的悬疑侦探片。有惊险,有高潮,甚至还有点活色生香的东东。只不过是我有能力,把这一切,用细节堆积的看起来很真实,让你相信它而已。换句话说,我觉得大陆的电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实在太假,你都不信那故事在现实世界里能发生,你怎么可能会被感动。

记者:《埋》里有些特别深刻场景的描写,比如炸矿洞的描写。矿下挖矿工人的场景描写。这些都是您曾经看到过或者听到的场景么?还是说从一些资料里自己揣摩的。

杨哲:小时候看了很多日本漫画,画面感比较强。再加上我后来的工作是影视导演,看的片子太多了。头脑里储备的画面就很多。只要我需要任何细节,脑子就会搜索出相关的画面来。说到这,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我小时候还看了很多西方文学。那种小说吧,厚厚一大本,故事也没多复杂。大量的篇幅其实都是描写,对天空,对人物的服饰,表情的变化等等。他们的描述可谓是栩栩如生的。所以你在读西方文学的时候,真的是在锻炼你的想象能力。可惜的是,现在大陆最流行的网络文学,不再有描写了,全是斗嘴,贫。冗长的对话,看得真是浪费生命。这种快餐类文学看多了,就像吃快餐吃多了一样,看起来臃肿的像个胖子,实则都是赘肉,一点也不健康。

记者:您对网络文学的态度是什么?

杨哲:自由的发表作品是一件好事,也有可能是一件坏事。我捉摸我为啥后来走上文学道路啊,与初一的时候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有很大关系。第一次看到自己手写的字变成了铅字,那种荣誉感,会督促着你写更多的东西。传统媒体发表东西是很困难的,好处就是你不得不精雕细琢。在退稿的过程当中,你学会了推敲,也增长了水平。而网络文学的问题就在于太好发表了。你也很容易就有读者跟你互动。有几十个跟帖,于是你开始满足了。满足是任何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记者:以往的访谈中您说《埋》只是第一部作品,一个渺小的开始。意思是您将会继续关注问题,继续以《埋》这种概念来写更多引人思考社会问题的书么?

杨哲:渺小是指,这本书注定只是写给一部人看的。在中国有思考能力的人就那么一些,大部分人追求的只是更单纯的娱乐。所以《埋》只是为了证明才华,而不能指望它出太大的反响。我相信《埋》的彪悍,几十年过去,它的生命力依旧存在。而我的下个作品,会加入更多商业化的元素。譬如在写作之初,就和影视联系在一起。悬念上会加强,斗智的东西会更多。就是更像《越狱》似的东西。你说它高智商吧,是处处都挺聪明的,但你说它有啥深刻的东西么?既没有社会问题,又没有人性挣扎。其实都是小聪明。但是它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深刻的东西也不能老写,写着太累。作家也不能老穷。人如果一直活在郁闷中,人就会变得不健康。无论是有病呻吟还是无病呻吟,都不是我追求的。我追求的是呐喊,一种斗志昂扬的彪悍和快感。

记者:也可以理解为你写这本书是为了给80后争光?

杨哲:争光这词感觉像是小学生作文里才会出现的词。但事实上就是如此。现在80后其实活着挺憋屈的。快到而立之年了,房子买不起,婚结不起,这是物质方面的问题,而精神上则更迷茫。十年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候一堆80后作家出来了,大家觉得,我们和前人不一样,我们独立,自由,有才华。既然十八岁的时候能出书,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能占有世界。我们轻视余华,莫言。觉得到了他们的年纪,我们肯定能写出流芳百世的大作。但十年转眼就过去了,那些80后的领头兵,要不然就是继续骗着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要不然就改行做杂志主编去了,等于利用别人的创造力。没人再提,我想做一部伟大的作品。我觉得是80后提前衰老了。在本来还该很有激情的岁数,就已经完全向商业妥协了。而即便说商业化,他们也无法和刘震云参与电影啊那类的文学商业化相提并论。所以现在的80后,实际上再没有任何骄傲的资本了。但是,我一直坚持认为,既然我管自己叫作家,所以无论如何,我也该有本配得起这个称号的作品。我觉得80后应该有更多的人去追寻自己的梦,而不是被金钱拖垮。

记者:你觉得80后被金钱拖垮了?

杨哲:其实你看看80后的偶像们都在干嘛就行了。一个在炫耀他的汤臣一品的海景,另一个人炫耀三辆跑车,给五个女朋友一人一张不限额的卡。大家都在炫耀怎么烧钱。没人炫耀自己憋出了一个多么棒的作品。那谁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我快揭不开锅了,所以打算过俩月出本书。好像这俩月随便一写,就能出部杰作似的。是,你随便写本书,能赚个几百万,但你真的就相信,你随便俩个月写出来的,那就是文学作品吗。作家不再对文学负责,只对金钱负责。而且他还是个有名了的成功了的作家,他如此浮躁,他给那些没成功的,没钱的,没女人的,每天都在做梦,想成为他的新人们什么榜样力量?于是乎,全国的创作者都在浮躁。的确,这个社会到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因为,文化就是如此。因为做文化的人就是如此。

记者:您出道较早,并且当时“南韩北杨”时,达到了很高的起点,您不觉得当时是个很好的机会么?为什么放弃当时的机会继续写作之路,然而去转投学导演?

杨哲:那算啥高点啊。那时候其实啥也没有。我和韩寒都只不过是写了一本书而已。也算不上作品。可谓徒有虚名。放90后眼里,我们只不过早生了几年,于是被树立成了校园文学的开拓者。但我自己知道自己半斤八两 。刚十八岁耶,如果我这岁数就不用学习了,那大学这个制度早就自己走向灭亡了。当然,文学确实不是教出来的 。所以不如学个更加技术类的东西。我觉得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肯定还是影视。所以就去中戏学导演了。其实算不上放弃文学。某人倒是的确一年出一本书,现在已经十来本了吧,被人评价作品跟婴儿读物似的,从未见提高果。老导演们经常说一句话,厚积薄发。存储不够,掏掏就没货了。

记者:从一些网上的资料,和别人对您的评价,似乎都表现出来您是一个低调、沉默、性格比较偏内向的人,但是读了《埋》之后我觉得这种既讽刺又幽默感的文字里透漏出来的杨哲,应该是很有思想并且善言谈的乐观派。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杨哲:王家卫大家看着挺沉默的吧,实际是个老顽童 。周星驰大家看着很high吧,其实私底下很闷的。做影视的人,自己一辈子,其实过了好多人的一辈子。我写《埋》的时候真掉头发,俗称鬼剃头,后脑勺秃了一块。人家说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我自己知道,是自己把自己吓的。在我设计的那种苍凉的世界里,一个没有终点的案子,一个痛苦而又扭去的过去,重重的迷局,面对茫茫雾气,只想愤怒的大骂,但声音只能消失在雾气里。一个自以为看透了一切的警察,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被一帮弱智给玩了。我能体会到我故事里的主角的脉动。我能把自己的脉动和他的调到一起。我在过着他的人生。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丧失了自己。反而越是大师越会有强烈的个人风格,那是因为他们本身个性就太强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是,这世界很荒诞。所以我的作品里也会时不时的冒出来一些完全不靠谱的事情。譬如《埋》里头,整个一场大阴谋最后捅破炸药包的原因竟然是某人的JJ太小……

记者:这个细节也是来自于生活?

杨哲:至少我搞创作的时候是坚决不穿内裤的。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下80后这个群体的?

杨哲:人们说80后早熟,我觉得80后晚熟。其实从一开始就晚了。譬如韩寒出来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80后拥护他啊?因为大家都想逃避高考,而他成为了众人梦想的化身。此后你能看到80后的一个又一个的偶像,包括郭敬明一类的,他们的形象和一个负责任的成年男人没啥关系。到了超女就更明显,女人不像女人,最多就是大女孩。到了影视明星,你会发现80后更加缺少拿得出手的。远不如70后的章子怡,赵薇,她们二十多岁就已经红遍天下。这是为什么?因为706050后们不喜欢提携80后,他们印象中80后就是一拨浮躁的人。可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媒体对80后的炒作,从一开始就是猎奇的。说实话的人,被抹杀。骂骂咧咧的,投机取巧的人受重视。你看不到一个人站出来说自己多苦,奋斗了多久混到了成功。你能看到的是韩寒的经纪人说韩寒随便写一本书,就有好几辆车,好几个女朋友,每个人有一张不限额度的信用卡,三年花了两千万。然后一帮小孩在那表决心,我们都想当韩寒。没有人愿意吃苦,大家都愿意享受。这其实就是没有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记者:那您对80后未来的展望呢?

杨哲:物极必反,黑暗中是最容易见到光明的。80后中被历史几下的名人,绝不是眼前这拨得瑟的人。真正的人物还卧着藏着呢。80后确实是晚熟的人,未来的十年才是他们登场的时刻。

记者:能给大家透露下,您近期有什么打算么?

杨哲:在做一部赶超《越狱》的电视剧,挑战一下中国电视剧的智商。在里头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所以可能会演演戏。太长远的计划我就不说了,等着那份惊喜吧。

旅游攻略:如何规划经济实惠又充实的自助旅行

旅行摄影技巧:捕捉美丽瞬间的摄影技巧和器材选择

低卡健康:一周不重样减脂餐食谱大全

股市实战策略:市场趋势与投资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