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农民实现非农就业

让更多的农民实现非农就业 更新时间:2010-3-12 2:51:43   “打破一个旧华明,建立一个新华明,虽然很难,但更难的是,要把一个新的,建成为一个强的。华明的成功实践,只意味着一个高起步的开始。要让群众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而解决经济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因为如果没有经济作支撑,华明这个新市镇支撑不了多久。所以,发展经济是华明的大事,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道委员会书记张长河对本报记者说。就在全国两会召开的当天,本报记者在华明镇专访了张长河。

老“华明人”,新“华明人”

记者:随着今后华明镇周边工业园区的发展,更多高技术人才可能会来到华明工作、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免华明本地的知识、技能都不占优势的村民被边缘化?你拿什么来保证这些人一起分享到华明发展的成果?

张长河:你这个问题我们此前也认真思考过。就拿华明镇现在的环境卫生来说,你也看到了:一年365天,天天是这样的整洁。今年的正月十四,我们华明镇举行了大型的焰火晚会,有几万人参加,而第二天早上一看,街上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看不出任何痕迹。而承担华明镇保洁工作的就是华明家园里一些年龄偏大、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的村民。在这件事上,以前我们也曾有过失误,聘请了外来的清洁队伍来负责华明镇的环境卫生。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华明本地的村民并不配合,乱丢废物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改用本地居民后,居民们对于环境卫生工作变得很配合,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自己的家园,要注意维护。而从事保洁工作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华明人,兢兢业业地做好环境卫生工作,认为华明的形象要靠自己来维护和建设,反而促使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

简而言之,就是在华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利用华明自己人的优势,挖掘华明人的潜能。现在每年,华明镇都有一千人左右的培训。这里既有专业技能的培训,也有提高居民素质的培训。加强培训,是为了提高华明人的新观念,使之能够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

当然,我不否认,未来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精尖人才,必须要向全社会来招聘。但是,华明人的主人翁的地位和意识是必须要确立和确保的。

华明人要有好的服务意识,要与外来的人员相融合,携手共同发展建设华明。这样来看,外来人员对华明不是威胁,而是一种帮助。

记者:我们在华明镇看到,大部分农民已经上楼居住、非农就业,他们已经和城镇居民没有什么差别,但目前,他们仍然是农业户口,您能否给出一个他们从农民变市民的时间表?

张长河:华明镇的农民变市民的时间表是我们有意地给放慢了的。为什么呢?因为就华明的实际状况看,非农业户口现在对农民已经没有吸引力了。目前,在国家没有出台正式的政策之前,农民是不愿意转为非农户口的。必须要有明确的政策出台,使农民转为非农户口后,原来的权益可以得到确认和保证,农民才愿意转为非农业户口,他们才没有顾虑。目前,在政策尚不明朗的时候,盲目地推进农民变市民的工作,反而不好,会造成农民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有意放缓了此事。

据我了解,东丽区委、区政府已会同天津市有关部门,对相关工作做了计划安排。如果早的话,今年的下半年,如果迟的话,明年就可以推动实施了。

打造“四金农民”,关注弱势群体

记者:因为人的天资禀赋有差异,对于那些女的年纪不到55岁、男的不到60岁还不能够领取每月520元养老补助、且自身学习能力、知识技能又比较差的华明人,该如何解决他们的生活来源问题呢?

张长河:我们提出打造“四金农民”,薪金、股金、保障金和租金。多元化、多层次地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首先,对由政府支付工资的公益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等,这样的失业风险小的岗位,就侧重安置那些年龄偏大、就业渠道少、没有多少知识技能的农民。目前,在华明镇上已经安置了一千多这样的华明人,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其次,我们要加大残疾人的就业。今年,我们要推出一个残疾人就业计划,让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以此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信心。

华明镇现在有一套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体系,包括困难救助、困难救济、困难补贴等等,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落实到具体就是,不能让一户、不能让一个人生活过不下去。据我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华明镇没有一户日子过不下去的。如果我知道要是存在有过不下去的家庭,那么一定要保证他的生活能够过得下去。

为此,我设立了9个书记信箱,如果有村民日子过不下去了,他可以直接写信给我,谁家有困难,我会亲自安排人员予以解决。

2014年,就业安置率100%

记者:现在,华明的发展提出了“三区联动”,“联动”二字体现在何处呢?

张长河: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在以往各地的发展中,往往只突出建设了三者中的一个。拿华明为例,我们前3年的发展,突出重点建设了一个新市镇,来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而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使工业和农业发展与新市镇的发展齐头并进。

从华明的实际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同时发展,互相促进,最符合华明的实际情况。首先,华明还有几万亩的土地,要想解决农业收益小,农民不愿投入农业的问题,就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益,以此增加农民收入。由政府搭建平台,让农业龙头企业来开拓市场,而在农民与龙头企业之间则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来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现在,从华明家园到胡张庄、永和村的设施农业园已有免费的班车往来,可以把居住在华明家园的农业产业工人送到周边的农业园区里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而在工业园区,则引来大企业入驻,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对华明本地居民进行对口培训,以此拓宽华明人的就业渠道,让更多的农民实现非农就业。

华明镇现在的就业安置率在80%,我们提出,要在2014年以前,实现有就业需求的人员就业安置率达到100%的目标。对此,我非常有信心。

农业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都是为了让我们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好,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农业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是社区发展的支撑,仅有社区构不成小城镇,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

http://www.jingxigui.com/n/80439.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52.html

http://www.jingxigui.com/n/80417.html

https://www.idoola.cn/18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