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为硬科技打通资本关口各地培育各具特色
科创板为硬科技打通资本关口各地培育各具特色
科创板的推出,为硬科技打通了资本关口。在科创板的带动下,资本到技术的转化通道正进一步疏通。与此同时,各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禀赋,积极布局硬科技产业。
根据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六个单位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上海全力打造全球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深圳致力于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杭州依托信息产业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武汉聚焦光电子产业培育万亿元级光电子产业集群,合肥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贵阳以大数据为引领打造国家创新型中心城市,宁波打造万亿元级新材料产业之城。而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西安强化顶层设计,致力于培育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全生态环境,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
北京:促进硬科技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落地
北京市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领跑城市,创新基础雄厚,创新投入总量大、强度高,创新产出丰富,创新生态优越。
在日前举行的2019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上,北京市科委二级巡视员王建新表示,北京市始终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市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建设,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
据记者了解,北京科创母基金关注原始创新、投资硬科技,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
事实上,北京市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方面推出了很多积极举措。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发展专业化创业孵化服务,打造专业化双创园区,引导创业孵化机构为“硬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推动创业孵化服务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支持创业孵化机构围绕高精尖产业领域,聚焦前沿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硬科技”创业项目发现、筛选、评价、培育和推进机制,促进项目孵化以及成果转化落地。
2019年10月18日下发的《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五个方面提出30条重要举措。
其中,在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方面,加强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等领域专业化孵化器建设,开展项目深度孵化。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作用,探索设立孵化接力基金,专门投资孵化器自有基金退出投资的优质项目。
在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方面,提出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形成覆盖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并购基金的基金系。对于投资早期“硬科技”的引导基金,建立子基金注册绿色通道,引导更多知名优秀投资机构在京开展业务。利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手段,提升科技型企业首次融资成功率。
北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坐拥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这里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推动实验室产品向商品转变的同时,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理解不断深入。
“目前,中国的科研投入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这导致科技创新无法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引擎。中国到目前为止,科研创新的主力军还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的主体还不是企业。所以打通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连接,才可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驱动效力。”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是上海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重要抓手。
根据此前发布的《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上海要全力打造全球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大力支持各类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在上海市集聚,满足不同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鼓励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境内外上市挂牌融资。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注意到,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亦有多家医药类企业,比如,昊海生科是一家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申联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猪口蹄疫疫苗;美迪西是一家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致力于为医药企业和其他新药研发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新药研发服务。
《白皮书》指出,上海市生物医药创新力和产业链条完备,创新资源密集,研发优势明显,监管机制相对规范,已基本形成要素齐备、开放协同、充满生机的创新生态系统,产业整体影响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上海市市长应勇日前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要夯实优势,瞄准前沿,加快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希望在国家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推动上海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和核心关键技术、临床医学研究、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化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深圳:智能制造发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据《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从智能制造产值占比来看,全球所有样本城市的平均比值为72.56%,中国样本城市为68.57%,而深圳却以高达85.34%的智能制造产值比重取得全球及中国第一。
事实上,深圳市在推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开展行动。以人工智能为例,根据《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新建10家以上创新载体,组织实施20个以上重大科技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培育3个-5个国际顶级人工智能团队、5家-10家技术引领型研究机构,培育1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到2023年,建成20家以上创新载体,培育20家以上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重点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计划提出,推动智能产品创新,培育梯次发展产业集群。支持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医疗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零部件、智能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为行业应用提供产品支撑。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
而深圳市在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中,亦有不少亮点和经验。比如,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五个结合”,实现了“创新、创业、创客、创投”相结合、创新创意与创业相结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相结合、财政引导与体制机制优化相结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
西安:硬科技引领支撑
创新发展新IP
古都西安,在构建“硬科技之都”方面注重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培育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全生态环境,支持全球硬科技之都建设一批以硬科技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公司,在古都西安这片热土上风生水起。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硬科技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硬科技,已经成为引领支撑西安市创新发展的新IP。
这与近年来西安市相继出台的《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条措施》《西安市独角兽企业培育方案》《西安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等“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密不可分。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西安市再次“亮剑”,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的“五强”目标。
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汽车产业、航空航天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六大支柱产业;着力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5G技术、增材制造、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领域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加速构建先发优势,实现高端引领发展,做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主体,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做优生产性服务业。
事实上,早在2017年11月份,西安市政府就制定并发布了《西安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提出了落实建设西安硬科技之都的施工蓝图。其中就包括“培育科技企业在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等上市融资和挂牌交易”“以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示范和引领,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采取股权激励方式,完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科创板已经上市的公司中,来自西安的西部超导,控股股东就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宁波:新材料参与全球竞争
新材料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工信部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2017年-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15.8%。
作为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宁波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在《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中,对宁波市有这样一段描述:创建国内首条克拉级金刚石生产线,潜心打造核医学影像装备的“中国芯”,率先研制出国内能量密度和单体容量最高的锂离子电池,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宁波新材料正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
宁波市对新材料发展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根据《宁波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形成创新体系完备、区域布局合理、上下游协同的发展格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更加突出,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在石墨烯、3D打印、新一代光电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战略和前沿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
到2020年,培育产值百亿元级的行业优势企业1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家,规模以上企业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到2025年,培育产值超千亿级的行业龙头企业1家,百亿级的行业优势企业2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0家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宁波市经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要重点做强四大领域,重点提升四大领域,重点培育前沿领域。其中,做大做强的四大领域包括金属新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磁性材料,重点提升的领域包括海洋新能源、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石墨烯材料。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宁波新材料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已经有了一批带动力强、创新水平高的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