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婆家”变劲敌 自然美进退纠结

潜在“婆家”变劲敌 自然美进退纠结 MBAChina   把企业“当儿养,当猪卖”,不是所有企业家都有这般洒脱。

蔡燕萍就有着类似的纠结。她一手创立的品牌自然美,刚刚发布了2009年业绩大幅滑坡的年报。自然美以水疗中心(SPA)为主营业务,2009年,店铺总数净减少了300多家。

“雪上加霜”的是,2010年4月8日,欧莱雅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在很近的将来”,将进军中国的SPA市场。以往自然美与欧莱雅分居“专业线”与“日化线”,尚未短兵相接,如此一来,自然美马上就面临着国际巨头的正面进攻。

蔡燕萍曾有过多次“嫁入豪门”的机会,欧莱雅也是被猜测的对象之一,而今潜在“婆家”已变为竞争对手。

2009年业绩黯淡

年报发布季来临。3月底,自然美在香港联交所交出了一份黯淡的成绩单。

2009年,自然美的利润为1.52亿港元,比起2008年的2.39亿港元,骤降了36%。而更令自然美相形见绌的是,同行巨头欧莱雅却披露了一份红火数据。2009年,欧莱雅在中国大陆销售额达到81.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7.6%。这已经是在中国连续第9年的两位数增长。

自然美财务总监陈仁君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打击了自然美2009年上半年的业绩,到了下半年已经开始恢复,全年销售额下滑9%。而在利润方面,由于2008年有一些一次性收益,相形之下,2009年的业绩要差一些。

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自然美店铺的数量正在大幅下滑。

2009年一年,自然美开出了184家新店,但同时关闭的店铺数量高达510家。截至2009年底,自然美在大中华区及马来西亚等地共拥有1624家店铺,其中1606家是加盟店。自然美总收入的97.7%都来源于这些店铺向消费者销售的产品。

自然美负责杭州、宁波等地加盟事务的杨小姐告诉记者,自然美不收加盟费。除基本的资金准备外,对加盟商的学历、背景没有什么要求。但要求加盟商每年销售额在30万元以上。

自然美是这样解释关店的。公司发现一些加盟商违反了加盟的条款,在店内销售其他品牌的产品。还有的加盟商不参加自然美的培训,或是完不成销售指标,都导致了合作的终结。

加盟商的乱象并不十分出人意料。日化行业营销专家冯建军认为,加盟的低门槛带来门店数量的不断膨胀。自然美的管理半径非常大,掌控越发困难。单店生存困难是加盟模式永恒的难题。一些加盟商选择私自在当地采购利润更高的品牌销售,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而这也侵蚀着自然美的利润。

进与退的纠结

对于管理企业,蔡燕萍也曾表达疲惫之感。她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与先生合起来已经有120多岁了,没有年轻人的精力了。自然美此前曾尝试引入职业经理人,但都未能撑起整个品牌。#p#分页标题#e#

“蔡主席一直希望把自然美做成国际品牌。”陈仁君说。自然美2002年上市,蔡燕萍曾对外表示,上市并非因为缺钱,而是为了上市公司的身份,有利于品牌走向国际。年报显示,2006年到2008年,自然美每年都有超过三成的业绩增长。但股东对每年保持增长的要求也给了蔡燕萍压力。

近两年来,蔡燕萍萌生了退市之意。2008年和2009年,有两家私募基金参与进来,尝试将自然美私有化。蔡燕萍是这样对外解释她的思路的:私募基金的目的是赚钱卖出股份。在3到5年,等自然美业绩增长后,找到愿意出高价的下一个买主,既然有人愿意花更高的价格,就不会随意糟蹋品牌。

之所以没有像羽西那样选择国际日化集团。陈仁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蔡燕萍希望自然美一直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品牌,不要被“踢掉”。被外资收购后“雪藏”,或被作为用来探路的品牌案例不在少数。

2008年看中自然美的是私募投资公司CVC。CVC当时提出了一个以12亿港元为代价的私有化方案,持股超过六成的蔡燕萍家族决定接受。然而,对于这一方案中的每股价格,小股东觉得过低。2009年初,自然美私有化未能获得批准,继续维持上市。

人工智能理论欠缺

股市托单是什么意思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21条 《民法典》中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的条文有哪些变化